神经肌肉活组织检查
神经肌肉活检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辅助检查之一,目的为对该活体组织进行光镜、电镜、生化、组织化学和病毒学的检查。其范围包括肌肉、周围神经与脑组织。
肌活检 应用较广。在肌组织标本中可见到肌纤维、神经纤维与小的血管。对胶原纤维病并发的肌炎、多发性肌炎、寄生虫性肌炎、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先天性等肌病均有诊断价值。对疑诊寄生虫脑病时,肌活检也有参考。肌活检多采取三角肌、四头肌、腓肠肌等部位。因肌组织娇嫩,活检时要避免损伤(不选择曾进行肌电图检查的部位,局部麻药不要注射到腱膜下和减少操作时的创伤等)。标本要有足够大小,一般长2cm厚1cm。近年来在技术上更有改进,有用亚甲蓝于肌活检时注射于神经纤维中显示神经末梢、神经运动终板。对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和不同类型肌纤维中酶的改变进行组织化学研究提高了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如过去认为纯属肌肉疾病的重症肌无力、肌萎缩性肌强直,却显示了神经源性的改变。
周围神经活检 主要对慢性周围神经病 (增生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糖尿病、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炎、麻疯等)有诊断价值。标本多采取腓浅神经(感觉神经) 的一小段。方法是在小腿中、下1/3交界处,于腓骨头至外踝的连线前1cm找到腓骨短肌,其近处即为腓浅神经,沿神经纵轴切2cm长一段。术后可能有足背局部轻度麻木。
脑活检 多年来已用于脑肿瘤的常规组织学检查。近年来对疑诊为亚急性包涵体脑炎、脂质沉积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儿童、老年性痴呆曾采用脑活检进行诊断检查。对急性单纯疱疹性脑炎以脑活检进行荧光染色检查,有的病例在几小时内即可得出诊断,而达到及时治疗。脑活检以取“静区”(额叶或枕叶)脑组织为妥。用环钻术开颅,切开硬脑膜,取脑皮质及其下白质一小块。术后反应(包括出血、感染、反应性脑水肿和以后的外伤性癫痫发作)并不超过脑室造影。但脑活检应尽量慎用,必需有严格的指征。对脑组织的重要部位有所损伤,将无法挽回,这是在医学道德上所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