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神经纤维和神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纤维和神经

轴突自轴丘离开很短距离之后,即为神经胶质所构成的细胞鞘膜所包裹。在光镜下细胞鞘膜可分为髓鞘和包绕外表面的神经膜。神经元的轴突被细胞鞘膜包裹以后则称为神经纤维。在周围神经中,凡有髓鞘和神经膜包裹的轴突,称为有髓神经纤维,仅为神经膜包裹者则称无髓纤维。脑脊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虽然功能上似树突,但在结构上与轴突相同,也有有髓和无髓之分。周围神经的有髓纤维在结构上分化程度最高,可作范例说明(图1)。在这种纤维中,髓鞘在0.2~1mm距离内中断,形成Ranvier结,两结间的一段为结间体,每个结间体的细胞鞘膜成自一个Schwann细胞。后者含有Schwann细胞核和某些细胞器。如以锇酸染色,可见髓鞘内一些不完整漏斗形的裂隙,称为Schmidt-lanter-mann切迹。结间体长短不一,纤维的直径与它的长度比例约为1:100。周围神经髓鞘的发生始于胚胎第四月,中枢神经系各部的髓鞘则始于不同时期。髓鞘主要含磷脂,呈白色,它的发生过程解释了鞘膜的结构。周围神经的鞘膜成自Schwann细胞,图2表示轴突开始先沉入Schwann细胞,为Schwann细胞膜所形成的双层系膜所悬挂。由于Schwann细胞的旋转,其细胞膜相互贴合形成了围绕轴突的同心圆板层,即髓鞘; 留在外面的Schwann细胞核和胞质就是上述的神经膜。若板层间的局部间隙增大含有胞质,则形成Schmidt-Lantermann切迹。一个Schwann细胞仅形成一个结间体的鞘膜,在Ranvier结处是邻接的两个Schwann细胞之间的空

图1 周围有髓纤维模式图
1. Ranvier结 2.髓鞘 3.Schwann细胞 4.轴索 5.S-chmidt-Lanterm-ann切迹 6.神经膜

图2 周围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
1.Schwann细胞 2. 轴索 3.轴索系膜

档,在此窄隙的轴突是赤裸的,仅被基膜覆盖。周围神经中的无髓纤维是一个Schwann细胞包裹数条轴突,每条
轴突各有系膜,但不发生旋转,故无髓鞘产生,亦无Ranvier结 (图3)。中枢神经系的有髓纤维,髓鞘成自少突胶质细胞,发生方式与周围的相似。一个少突胶质细胞的若干突起可包被许多条轴突,每个突起形成轴突髓鞘的一个结间体。至于中枢内的无髓纤维,多由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分隔成束。

图3 无髓纤维模式图
1. 轴突 2. 轴索系膜 3.基膜


神经纤维在中枢积聚成白质和纤维束,在周围则合成神经。在一条神经中,每条神经纤维为基膜所围绕,神经纤维之间有薄层结缔组织,内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称为神经内膜。数条至数百条神经纤维为神经束膜包被成为束股,束膜成自较致密的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环行,在有些地点神经纤维在束内亦环曲排列,神经受牵扯时可使纤维不过分紧张。神经束膜内面衬有神经束上皮,实验证明它对某些物质的扩散有屏障作用。若干条神经束藉疏松结缔组织相互连系的神经外膜所包被,即组成一条神经(图4)。一条神经因其行程的变化和分支高低的不同等原因,致使其内的神经束在其全程中不断地反复编排,形成复杂的组合形式,了解神经的这种组合形式和各束的功能成分,对显微外科缝合神经是重要的。

图4 神经的横断面
1.神经外膜 2.神经束膜 3.神经内膜


每条神经含有各类传入、传出的纤维,它们的粗细和功能不同。哺乳类周围神经中,依据纤维粗细、传导速度等的分类方法有二,列表如下。

表1 周围神经的分类

纤维分类功 能纤维直径
(μm)
传导速度
(m/s)

β
γ
δ
本体觉、梭外肌传出
触压
梭内肌传出
痛、温、触
10~20
5~12
3~6
1~5
70~120
30~70
15~30
12~30
B交感节前1~33~15
C(后根)
(交感)

交感节后
0.4~1.2
0.3~1.3
0.5~2
0.7~2.3

表2 传入纤维的分类

数 序起 源相当表一分类
Ⅰa
Ⅰb


肌梭的环旋末梢
高尔基腱器官
肌梭花簇和触压末梢
痛、温感受器
痛和其它感受器


Aβ和γ

C
☚ 神经胶质   反射弧 ☛
000002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