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神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神秀约606—706

唐代高僧。佛教禅宗北宗创始者。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年出家,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倡渐悟说,其“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表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弘忍并未赞许。弘忍圆寂后,他移住江陵当阳(今属湖北)玉泉山传授禅法。其后名声大振,四海倾仰。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历受唐武后中宗睿宗的优礼。神龙二年(706年)在东都天宫寺圆寂,勅谥大通禅师。因他在北方传授禅法,一般称为北宗,以有别于慧能之南宗。

神秀shén xiù

❶神仙秀气。杜甫《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才士得神秀,书斋闻尔为。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❷神采俊秀。杜牧《杜秋娘》: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晖。

秀美2

秀美2

妍妩
容貌秀美:俊庞
娴静秀美:静秀
文静秀美:幽艳
娴静秀美:静秀
端庄典雅,容貌秀美:典则俊雅
聪明秀美:聪俊 神秀
聪慧秀美:灵淑
秀美动人:娟倩
秀美飘逸而富有灵气:空灵娟逸
(清秀美好:秀美)

☚ 清秀   柔美2 ☛

秀丽1

秀丽1

秀(秀妙;夭秀;妍秀;婉秀;姝秀) 娟(娟秀;娟丽) 清丽 颖艳 骏丽 俊丽 佳丽 妍丽
山岳秀丽:岳秀
山林、花木秀丽:秀色可餐
美好秀丽:美秀 韶秀
雅致秀丽:雅秀
幽雅秀丽:幽秀 隐秀
素雅秀丽:淡冶
高雅秀丽:雅丽
清雅秀丽:清绮 华净
刚健秀丽:遒丽
挺拔秀丽:挺秀 峭秀 竦秀 疏秀 颖脱
孤高而挺秀:矜爽
遒劲挺秀:松瘦
雄伟挺秀:雄秀
高峻秀丽:杰秀 高秀 峻秀 高秀
峻峭秀丽:巉秀
纤细秀丽:纤丽 纤秀
整齐秀丽:整隽
端正秀丽:楷秀
工稳而秀丽:稳秀
明净秀丽:明秀 濯秀
茂密秀丽:郁秀 森丽
秀丽而纤弱:秀赢
奇特秀丽:奇秀 诡秀
奇异秀丽:灵奇
神奇秀丽:神秀
瑰异秀丽:瑰秀
秀丽超逸:颖逸
秀丽脱俗:媚逸
特别秀丽:特秀
(清秀美丽:秀丽)

另见:好看 美丽1 艳丽 华丽

☚ 秀丽1   秀美1 ☛

神秀shén xiù

❶神奇,秀美。孙绰《游天台山赋序》:“天台山者,盖山岳之~~也。”
❷神采俊秀。杜牧《杜秋娘》:“眉宇俨图画,~~射朝辉。”

神秀约606—706

唐僧人。禅宗北宗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览经史,博学多闻,既而奋志出家,深究佛典。相传50多岁时至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弘忍处受教,“服劳六年,不舍昼夜”,受到弘忍器重,认为“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命为上座,作“教授师”。后弘忍为选法嗣令门人各作一偈,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未嗣。弘忍死后,在荆州当阳山玉泉寺传法,门徒众多。90岁时被武则天召到洛阳,后又召到长安内道场,武则天亲加礼拜。唐中宗、睿宗益加礼重,有“二京法主,三帝国师”之称。卒谥“大道禅师”。因在北方传“渐悟”禅学,其法系被称为“北宗”。以“拂尘看净,方便通经”为特点,主张体用互即,动静一体。传说著有《观心论》一卷。弟子主要有义福、敬贤、普寂等。

神秀

神秀606—706

唐代著名禅师。禅宗北宗代表人物。俗姓李,汴州尉氏(河南开封尉氏)人。少年时注意学习经史,博通外典,隋末出家为僧。后至蕲州黄梅(湖北黄梅县西北)东山寺见弘忍(602——675,是以楞伽印心的达磨禅法五代传人),始服杂役6年,渐得弘忍器重,命为上座和“教授师”。后至荆州当阳(湖北当阳)玉泉山隐居。弘忍去世后,即在玉泉寺大开禅法,宣讲楞伽师渐修法门,四方从学者与日俱增。武则天闻其盛名,敕令入京行道,并于久视元年(700)遣使迎请。入京时受到朝廷隆重接待,并安置内道场供养。武则天、唐中宗皆以国师侍之,礼赐优异,一时朝野上下,两京(长安和洛阳)士庶,闻风争谒,望尘伏拜,有所谓 “两京法主,三帝(指武后、中宗、睿宗)门师”之称。神龙二年(706)卒于洛阳,唐中宗为之送葬至洛阳午桥,并下诏于嵩阳之辅山顶为之造13级浮图,赐谥“大通禅师”。著有《观心论》、《大乘无生方便门》等。弟子有普寂、景贤、义福等。

☚ 智俨   慧立 ☛
神秀

神秀606—706

唐代著名禅师。禅宗北宗代表人物。俗姓李,汴州尉氏(河南开封尉氏)人。少年时注意学习经史,博通外典,隋末出家为僧。后至蕲州黄梅(湖北黄梅县西北)东山寺见弘忍(602——675,是以楞伽印心的达磨禅法五代传人),始服杂役6年,渐得弘忍器重,命为上座和“教授师”。后至荆州当阳(湖北当阳)玉泉山隐居。弘忍去世后,即在玉泉寺大开禅法,宣讲楞伽师渐修法门,四方从学者与日俱增。武则天闻其盛名,敕令入京行道,并于久视元年(700)遣使迎请。入京时受到朝廷隆重接待,并安置内道场供养。武则天、唐中宗皆以国师侍之,礼赐优异,一时朝野上下,两京(长安和洛阳)士庶,闻风争谒,望尘伏拜,有所谓 “两京法主,三帝(指武后、中宗、睿宗)门师”之称。神龙二年(706)卒于洛阳,唐中宗为之送葬至洛阳午桥,并下诏于嵩阳之辅山顶为之造13级浮图,赐谥“大通禅师”。著有《观心论》、《大乘无生方便门》等。弟子有普寂、景贤、义福等。

☚ 智俨   慧立 ☛
神秀

099 神秀606—706

唐代僧人。禅宗北宗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自幼博览经史。后奋志出家,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50岁时,至黄梅东山寺参谒弘忍,深得器重。弘忍选法嗣时令众僧作偈,所作偈未令弘忍满意,将法嗣传与慧能。弘忍寂后,在荆州当阳玉泉寺大开禅法,僧徒云集,名盛一时。曾奉诏住于长安内道场,深受朝廷礼重。寂后赐谥“大通禅师”。因在北方传“渐悟”禅学,其法系被称为“北宗”。弟子众多,著名的有普寂、义福等。嗣后弟子还把北宗禅传到日本。

☚ 怀素   法藏 ☛
神秀

神秀约606—706

唐代僧人。禅宗北宗创始人。俗姓李,尉氏(今属河南)人。少年时博览经史,又赴黄梅(今属湖北)双峰山师事禅宗五祖弘忍。以刻苦勤学、聪颖好学而受到弘忍赏识,以为“东山之法,尽在秀矣”,成为上座弟子。后来弘忍选法嗣时,他作偈语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未得弘忍认为,败给舂米僧徒慧能。弘忍死后,他到江陵(今属湖北)当阳玉泉山弘扬禅法,倡渐悟之说,主张以修行磨炼,不断清除各种世俗的妄想杂念,以达到佛教理想的“真如”之境。后来被武则天请到洛阳(今属河南)、长安(今属陕西西安)弘法;唐中宗、睿宗时,也备受尊敬,成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法徒甚夥,著名者有普寂、义福等。但因所倡渐悟修行太为繁琐,数传后便被南宗简捷方便的顿悟所取代。

☚ 玄奘   慧能 ☛

神秀约606—706

唐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北宗开创者。俗姓李。东京尉氏(今属河南)人。少年出家。在禅宗第五祖弘忍门下,称为上座。弘忍去世后,赴江陵当阳玉泉山大阐禅风,历受武后、中宗、睿宗的优礼。因他在北方倡导渐悟法门,一般称为北宗。弟子普寂很著名,后数传即渐衰歇。

神秀约606—706

唐开封尉氏(今属河南)人。俗姓李。少年出家,后为禅宗五祖弘忍门下上座弟子。弘忍选法嗣时,他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使惹尘埃”的偈语未被选中。遂在北方提倡渐悟法门,是禅宗北宗的创立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