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祗zhī

❶恭敬。《文選》揚雄《甘泉賦》:“徠祗郊禋,神所依兮。”《文選》班固《幽通賦》:“蓋惴惴之臨深兮,乃二《雅》之所祗。”
❷恰,剛好。張衡《東京賦》:“故蔽善而揚惡,祗吾子之不知言也。
❸僅,與“啻”通。董仲舒《士不遇賦》:“皇皇匪寧,祗增辱矣。”

祗zhī

犹底也;何也。李商隐《所居永乐久旱县宰祈祷得雨》诗:“甘膏滴滴是精诚,昼夜如丝一尺盈。~怪闾阎喧鼓吹,邑人同报束长生。”祗怪,何怪也;盖以报束长生拟县宰也。晋束皙祷雨得救大旱,人民德之,歌曰:“何以畴之,报束长生。”见《晋书》。杨万里《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诗:“五日银丝织一笼,金乌捉取送笼中。知谁放在扶桑树,~怪满江烟浪红。”义同上。又《送简寿王主簿之官临桂》诗:“二十六年才四见,骊驹抵死~相催!”祗相催,何相催也。刘克庄《三和实之春日诗》:“买邻~用百万价,好事争为十二窝。”祗用,何用也。冯延巳《应天长》词:“人事改,空追悔,枕上夜长~如岁!”言夜长何其似岁也。

读音zh·i(-),为i韵目,属i—er韵部。旨夷切,平,脂韵。
❶敬;恭敬。

上一条: 下一条:

祗滋zǐ

正,恰。例:正巧,给搁~了进去,合适得很!
❍ 盖~上刚合适。
《广雅》:“祗,适也。”

{}4488多。客话。罗翙云《客方言・释言》:「谓多曰~,~即多之转语。」

祗zhī

〈文〉敬重而有礼貌
 △ ~候回音。

古代称地神:神~︱地~。
另见 zhi“只”。

(2次)
❶犹敬。戒慎敬肃。汤禹俨而~敬兮《离》
❷犹振。指自励振奋。又何芳之能~《离》

祗zhī

敬。《离骚》:“汤禹俨而祗敬兮。”王逸注:“祗,敬也。”《离骚》:“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王逸注:“祗,敬也。言子椒苟欲自进,求入于君,身得爵禄而已,复何能敬爱贤人而举用之也?”

❶敬也。《詩經·商頌·長發》:“昭假祁祁,上帝是祗。” 鄭玄箋:“祗,敬。” 陸德明《經典釋文》:“祗,諸時反。” 《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鄭玄注:“祗,敬。” 《禮記·月令》:“藏帝藉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 鄭玄注:“祗,亦敬也。” 《禮記·内則》:“適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婦。”鄭玄注:“祗,敬也。” 《禮記·仲尼閒居》:“昭假遲遲,上帝是祗。” 鄭玄注:“祗,敬也。” 陸德明《經典釋義》:“祗,諸夷反。”
❷適也。《論語·顔淵》:“誠不以當,亦祗以異。” 鄭玄注:“祗,適也。(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 鄭注)。《春秋傳服氏注九》:“祗見適也。”注:“祗,適也。” (《鄭氏佚書》)
❸病也。《易·復》:“初九,不遠復,无祗悔,元吉。” 鄭玄注:“祗,病也。”(《通德堂經解》)《易·復》:“初九,无祗悔。” 鄭玄注:“祗,病也。” (《鄭氏佚書》)
❹當爲“坻”,小邱也。《易·習坎》:“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鄭玄注:“祗,當爲坻,小邱也。” (《通德堂經解》) 《易·坎》:“九五,祗既平。” 鄭玄注:“祗,當爲坻,小丘也。” (《鄭氏佚書》)

祗zhī

❶ 敬,恭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父不慈,子不~。”
❷ 适,恰好。《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事未可知,~成恶名,止也。”

*zhi

ECF3
〈文〉恭敬:父不慈,子不~,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左传》)。

祗zhǐ

Z158
“只(zhǐ)”的异体。见下。


(一)zhǐ,仅仅。
(二)zhī,敬:~候/~回/~仰/~奉/~承/~若/~庸/~从/~应/~遹/~遵。

祗zhī

 [书] (恭敬) respectfully: ~ 遵 respectfully obey

金文;篆zhī

[礻(示,意符)+ 氐(聲符)→祗(《説文》:“祗,敬也。從示,氐聲。”祗:敬,恭敬〈祗回、祗仰〉。)]

祗zhī

9画 示部 〈书〉恭敬: ~敬|父慈子~|~候佳音。

祗()


史晨後碑,東漢
祇肅屑僾,仿佛若在。依依舊宅,神之所安。

桐柏淮源廟碑,東漢延熹六年
宫廟嵩峻,祇慎慶祀。

張整墓誌,北魏
高祖嘉其祇篤,授以太官令,除中給事中,遷中常侍立忠將軍,云陽男。

元端墓誌,北魏
君祇順所履,戮力王略,威恩早著,風綏以禮。

元懷墓誌,北魏
刊美瑶牒,祇告幽玄。

徐君妻管洛墓誌陽,晉
而志存禮讓,祗奉姑舅,接事夫主。

高虬墓誌,隋
敷奏階墀,祗承顧問,機鑒爽悟,應答如響。

碧落碑,唐
祇奉嚴訓,慈勉備隆,偷存視息,遄移氣序。

唐嘉會墓誌,唐
祇崇叶紀,軌物增輝。

傅説廟碑,唐
處困居正,祗受塚宰。
《説文》:“祇,敬也。从示氐聲。”
先秦時代, 實物文字材料中 “祗”字未見, 記 “祗”這個詞的乃是 “”字。“”字之形, 或謂象樹木枝葉茂盛舒展之形, 即義爲“大、 多、 舒徐”的“祁”字, 此據“”的甲骨文“”立説; 或謂象兩甾相抵形, 乃“抵”之初文, 此據“”之金文“”立説。 據目前可以寓目的實物文字材料判斷, 先秦以降,“”字爲“祇”字所替。 “祇”字形聲, 从示氐聲, 古今一貫。 然氐旁形體多類同於“互”, 則是篆形隸定使然。 兹附“”於下:

甲骨文合集18801,殷
己巳卜, 貞翌庚午(祇)。之日……

甲骨文合集26787,殷
□□[卜], 出, 貞……日……(祇)……允不……

甲骨文合集29365,殷
□子卜, 在田龍(祇)塞,其□。

史牆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5,西周中期
(祗)穆王, 井(型)帥宇(訏)誨。

蔡侯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1,春秋晚期
(祇)盟嘗啻, 祐受母(毋)巳。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12,戰國
大方亡禺(隅),大器曼(晚)成,大音(希)聖(聲), 天象亡坓(形)。

☚ 祺   神 ☛

祗tjier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敬也。 从示,氐聲。(一篇上)
金文作兩竹籃之底部相抵安置狀,應是抵初文。

☚ 氐   矢 ☛
000013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