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寯藻1793—1866
字叔颖,一字淳甫,后因避讳改实甫,号春圃,晚号䜱䜪亭叟。山西寿阳人。清仁宗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迁湖南学政、兵部侍郎、左都御史。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偕黄爵滋视察福建海防,擢兵部尚书。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文宗咸丰四年(1854),以病乞休。穆宗即位,特诏起用。穆宗同治元年(1862)入直弘德殿,与翁心存、李鸿藻等侍穆宗读书。同治三年,乞归。卒谥文端。论学主张通训诂、明义理二者不可偏废,欲调和汉、宋学。论诗亦重学识,以为“非学无以扩识,非识无以范才。至于穷通显晦,境遇各殊,敦厚温柔,体要斯在,则视乎其人之自得”(《䜱䜪亭集自序》)。诗多咏物、纪游、感恩、扈从,及官场酬应之作,清真瘦硬。少数篇什关心民生现实。陈衍尤赏其《题䜱䜪亭集》等诗,谓其“证据精确,比例切当,所谓学人之诗也,而诗中带着写景言情,则又诗人之诗矣”(《石遗室诗话》);又谓“文端学有根柢,与程春海侍郎为杜、为韩、为苏、为黄”,“而后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言合,而恣其所诣”(《近代诗钞自序》),将祁、程并推为近代喜言宋诗一派之倡导者。 著有《䜱䜪亭集》三十二卷、《后集》十二卷。 生平见《清史稿》本传、秦缃业《祁文端公神道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