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印粑
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多地区,以湘南祁东为盛。印粑是用七成糯米、三成黏米为原料,先用清水把米浸透,和水磨成米浆,用棉布袋装好,将袋口扎紧,放于柴木灰内,将水分吸去,此种做法称“扯浆”。或将装米浆的布袋挂起,滴去过多的水分,称为 “滴浆”。待米浆七成干时,揪成小团用印模压成圆粑。每个印模上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齿边的印眼,各个印眼刻有不同的图案,有牡丹花、并蒂莲、仙桃、罗汉、喜鹊衔梅、鸳鸯戏水、鲤鱼跳龙门等。将打印出来的印粑,放在笼内蒸熟,出锅以后,再将两个黏合一起,用破开的筷子,纵横左右地压出印痕,使成花瓣形,再在中央点上红色,即成一朵既能吃又美观的红花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