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疏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疏勒shū lè

地名。在今新疆境内。李端《雨雪曲》: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

疏勒

汉代地名。汉至隋皆为疏勒国地(王莽时称世善)。唐时称潏沙,并置都督府于该地。宋时为于阗所并,元时称哈失合儿,明时称哈实哈尔,清初称喀什噶尔,光绪后改为疏勒直隶州和疏勒府。故址在今新疆喀什市东南邻近地区。

疏勒

国名,古西域诸国之一。地处塔里木盆地以西,喀什噶尔河流域。王站在疏勒域(今新疆喀什布),是我国西北对外通商的要冲,为古“丝绸之路”在中国西境的第一站。商业比较兴盛,农业比较发达。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起归附汉朝,属西域都护府统辖。后为莎车、于阗所并。东汉永平十六年,班超出使西域,助疏勒脱离龟兹,摆脱匈奴控制,归服东汉。以后至三国时,兼并莎车、西夜、依耐等国,与内地往来密切。自南北朝起,属西突厥,受其奴役,不断与中原朝廷进行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联系。唐龙朔元年(661年),于此设置疏勒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为安西四镇之一。北宋初成为回鹘喀喇汗王朝西支的首府,东支的第二首府。伊斯兰教正是由此从陆路传入我国内地的。

疏勒

古西域国名。唐称“佉沙”、“伽师祗离”。故治在今新疆喀什市,为古代中西交通“丝绸之路”在中国西境的桥头堡。居民从事农业,精工艺,开采铜铁,有城廓、文字(婆罗米文中亚直体)。西汉神爵二年(前60)起, 属西域都护。东汉初年,西域莎车、于阗称雄山南,疏勒被并, 与汉朝通而复绝。永平十六年至元和三年(公元73—86年), 东汉派班超使西域,联疏勒等国,共抗匈奴属国莎车,使西域绝而复通。以后至三国时, 并有莎车、西夜、依耐、蒲犁、捐毒、休循等国,与内地交往密切。南北朝时起, 属西突厥。唐贞观九年(635),遣使贡名马,自是朝贡不绝。龙朔元年(661),唐灭高昌,平焉耆后,于此置疏勒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 为安西四镇之一。北宋初为回鹘喀喇汗王朝西支的首府, 东支的第二首府。伊斯兰教由此从陆路传入我国内地。

疏勒

《宋史》亦作“疎勒”、《魏略》作“竭石”、《高僧传》作“沙勒”、《西域记》作“佉沙”、《元史》作“可失哈耳”、《明史》作“哈实哈耳”。在今新疆喀什噶尔一带。西域城国名。国都在疏勒城(今喀什市)。西汉时属西域都护府。唐代为疏勒都督府治。北宋时期为回鹘黑韩王所并。清代为疏勒州、府治。1913年改为县。

疏勒

疏勒

中国古代西域国名。据语言学家研究,疏勒的古音作Sule,粟特语的东部方言将粟特(Sogda)说成为Sule,将主要辅音d转化为l,可见汉朝初年及其以前,疏勒的居民应是中亚迁来的粟特人,为特殊类型的欧洲人种。到了东汉,班超以疏勒为基地,经二十多年的奋斗,安定西域,因此,有大批汉人迁居该地,疏勒王族受汉人的影响很深。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贵霜王迦腻色迦优待疏勒王安国的小舅臣磐为人质,给他修建寺院,在寺院中画上臣磐的供养人像时说:“故诸屋壁,图画质子,容貌服饰,颇同中夏。”意思是:“在各房屋的墙壁上,画了充当人质的王子臣磐的像,相貌和衣服大多与汉人相同。”南北朝时,粟特国为哒所占,佉沙地区的九姓胡人大量移居疏勒,以致国名也由疏勒改为“佉沙”,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说“(佉沙国人)容貌粗鄙,文身绿睛。”可见直至唐初,疏勒国仍是绿眼睛、高鼻子的粟特胡人占大多数。唐朝统一西域,以疏勒为都督府,作为安西大都护的四镇之一,驻有数千汉族军队,屯垦戍边,因此,疏勒的汉人日渐增加。唐朝后期,回鹘汗国统治西域,回鹘及其属部葛逻禄不断迁居疏勒,另有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咽面人也拥入此地。因此,敦煌文书和西方史籍《世界境域志》说,疏勒是回鹘,葛逻禄、咽面、汉人杂居的处所。十世纪前期,喀喇汗王朝占据疏勒,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鹘人开始统治这里,继续了1000余年的裴姓王族被废,葛逻禄、咽面、汉人逐渐融合于回鹘中。喀喇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疏勒的都城喀什噶尔成为东部喀喇汗王朝的都城,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鹘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近千年的积累,喀什成为维吾尔族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城。

☚ 车师   氐 ☛

疏勒

西域古国名。王治疏勒城(今新疆喀什)。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1500余,口18600余,兵2000。国王之下设疏勒侯、击胡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左右译长各1人。居民从事农业,种植稻、粟、麻、麦。商业发达,有市列。精于工艺。国产铜、铁、锡、雌黄。多城邑。有文字。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初附属莎车、于阗。永平十六年(73)疏勒王叛,汉遣军司马班超击杀之。顺帝永建二年(127),拜其王臣磐为汉大都尉,其兄子臣勋为守国司马。永建五年(130),臣磐遣侍子朝贡。阳嘉二年(133),复遣使献狮子、封牛。三国时并有莎车、西夜、依耐、捐毒、休循等国,国势强大。北魏时屡遣使朝贡。唐时于其地置疏勒镇,为“安西四镇”之一。后置疏勒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公元10至12世纪上半叶,为哈喇汗王朝首府之一。改宗伊斯兰教。

疏勒

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喀什噶尔、迦师一带。王治疏勒城。户1510,口18647,胜兵2000人。国王以下有疏勒侯、击胡侯、辅国侯、都尉等。地处西域北端西端,西出可达大月氏、大宛、康居等国。后为莎车、于阗所并。

疏勒

古西域城国名。在今新疆喀什市一带。位处塔里木盆地南北两道西端的汇合点。居民以务农为主,产铜铁,有文字。两汉时先后属西域都护和西域长史。三国时属魏,晋册封其王。南北朝时属北魏。唐时称佉沙,伽师祗离,属安西都护府,为安西四镇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