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先师孔子
祭祀孔子的典礼。孔子作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的缔造者,历来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汉隋之间,或称先师、先圣,或称宣尼、宣父,或封侯伯、或封国公。至唐玄宗开元年间谥“文宣王”。宋真宗时加上 “至圣”二字,元代又加上“大成”二字,全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初沿用这一封号,嘉靖年间去王号及“大成”、“文宣” 四字,改称“至圣先师”。清王朝亦封孔子为“至圣先师”。历代封建王朝都把孔子当作至圣至贤。祭祀孔子的活动频繁而且隆重,除每年春、秋仲月在太学举行祭祀典礼,即所谓“释奠”之外,每遇大事,还经常遣使去曲阜孔庙致祭。各地府、州、县学都设立孔庙,每年春、秋两祭,均由各地地方长官亲自主持。孔庙中除祭孔子外,还有颜回、曾子、孟子等从祀,从祀还包括历代贤哲,如董仲舒等。或建启圣祠,祭祀孔子的父亲以及颜回等人的父亲。现存北京东城区成贤街的孔庙,便是明、清两代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现为首都博物馆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