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祀S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河北之石家庄、山西之阳泉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明代有祀渊,洪武进士,舒城人。(按:《姓氏词典》以其为“武进士”,误。)

祀sì

❶祭祀,奉祀。張衡《東京賦》:“咸用紀宗存主,饗祀不輟。”
❷祭神之所。張衡《南都賦》:“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祀乎堯山。”
❸年。《爾雅·釋天》:“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漢書》班固《幽通賦》:“媯巢姜於孺筮兮,旦算祀于挈龜。”張衡《南都賦》:“皇祖歆而降福,彌萬祀而無衰。”

祀sì

祭祀。《小雅·楚茨》一章:“以为酒食,以享以祀。”郑《笺》:“享,献。以黍稷为酒食,献之以祀先祖。”《大雅·生民》七章:“诞我祀如何,或春或揄,或簸或蹂。”诞,语助词,无实义。或,有的人。舂,chōng,舂米,去谷皮。揄,yóu,从石臼(jìu)中舀取已舂好的米。簸,bǒ,簸扬糠皮杂物。蹂,róu,重新搓米。孔《疏》:“我后稷之祀天,其礼如何?先以所得秬秠糜芑之粟,或使人在碓而舂之,或使人就臼而抒之,或使人簸扬其糠,或使人蹂践其黍。” 《周颂·雍》一章:“於荐广牡,相予肆祀。”朱熹《集传》:“於,叹辞也。广牡,大牲也。肆,陈。荐大牲以助我之祭事。”

☚ 社   祀事 ☛

读音s·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详里切,上,止韵。
❶祭祀。
❷商代称年为祀。《书·洪范》:“惟十有三祀。”

上一条: 下一条:

祀sai242[sαi]

安置神像
⊳横头桌𠲥~蜀身菩萨(香案上安置一尊菩萨)。

ㄙˋ2947供奉。闽语。福建厦门〖〗。~佛‖~神主。

*禩sì

祭祀
 △ ~天。

❶旧社会供奉天地鬼神:~祖︱祭~︱奉~。
❷殷代人指年:十有三~。

祀sì

祭祀。

(1次) 祭祀。得人肉以~《魂》

祀sì

祭祀。《招魂》:“得人肉以祀。”王逸注:“得人之肉,用祭祀先祖。”

祀sì

❶故書或爲禩。《周禮·春官·小祝》:“有寇戎之事,則保郊祀於社。” 鄭玄注: “故書祀或爲禩,杜子春讀禩爲祀,亦或爲祀。” 《周禮·夏官·小子》 “而掌珥於社稷,祈於五祀。” 鄭玄注: “故書祀作禩。鄭司農云: 禩讀爲祀,書亦或爲祀。”
❷年也。《尚書大傳》:“惟元祀巡守四嶽、八伯、壇四奥,沈四海,封十有二山,兆十有二州。” 鄭玄注:“祀,年也。” (《通德堂經解》) 《尚書大傳》:“維王后元祀,帝令大禹步於上帝。” 鄭玄注:“祀,年也。”(《通德堂經解》) 《尚書大傳》:“維元祀巡守四嶽八伯。”鄭玄注: “祀,年也。”(《鄭氏佚書》) 《尚書五行傳》:“維王后元祀,帝令大禹步於上帝。” 鄭玄注: “祀,年也。” (《鄭氏佚書》)

祀sì

〖名词〗
一、祭祀。指代祭礼的对象“宗祖”、“祖先”(12)。《介之推不言录》:主晋祀者,非君而谁?——主持晋国宗庙祭祀的,不是国君还能是谁?《单子知陈必亡》:门尹除门,宗祝执祀。——门尹打扫门庭,宗伯太祝执行祭祀礼仪。《箕子碑》: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冒死进谏,不惜生命,的确够得上仁了,但无益于我的祖宗,所以不这样做。
二、年,商代称年为祀(1)。《王孙满对楚子》: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夏桀昏乱,鼎迁到商朝,前后六百年。


祀sì

〖动词〗
祭祀(17)。《展禽论祀爰居》: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能够防御大灾难的就祭祀他,能够抵抗大祸患的就祭祀他。《展禽论祀爰居》:无功而祀之,非仁也。——没有功劳的却去祭祀他,这不是仁。《潮州韩文公庙碑》:潮之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潮州人请我把这事写下来刻在石碑上,我就作了一首诗来送给他们,叫他们歌唱它来祭祀韩公。

祀禩sì

❶ 祭祀。《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与戎。”《盐铁论·诛秦》:“宗庙绝~。”
❷ 祭祀的场所。《礼记·檀弓下》:“过墓则式,过~则下。”(式:同“轼”。扶着车前横木致敬。)
❸ 年。《尚书·洪范》:“惟十有三~,王访于箕子。”(惟:语气词。)萧统《〈文选〉序》:“时更七代,数逾千~。”

*禩si

ECEB
❶祭祀,旧俗用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尊敬神灵、求得保佑:~天/~孔/~祖/~灶/~典。
❷商代人把年叫做祀:元~/十有三~。
❸世,代:后~。

年(年月;瓜~;平~;闰~) 载(载祀;千~;三年两~) 兹(今~) 稔(五~) 祀(岁祀) 祚(初岁年~) 岁(~月;岁祀;辞~;迎~)
年的先后顺序:年序 岁序
指某一年:年份 年头
去年:去岁 昔岁 客岁 旧岁 上年头年 旧年
今年:今岁 今兹 现年 本年
就在本年:当年
次于今年、今天的:
明年:翌年 转年 来年 来兹 来岁 来纪 来祀 来稔 过岁 过年 开年 开岁 明岁
明年初:开岁
第二年:次年 重岁
第三年:季年
最近几年:近年 迩年 迩岁 近岁 比年 顷年 顷岁
美好的年头:嘉年
吉祥的年份:令年
贫困之年:穷年
忌讳之年:忌岁
不吉之年:凶年 凶岁 龙蛇年
不祥之年:白鸡
发生灾难的年份:红羊劫年
发生灾祸或灾难多的年份:灾年 阳九之会
水涝之年:潦岁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的年头:荒年灾年

另见:年成 年龄 年代

☚ 年   年底 ☛

祭礼

祭礼

祭祀之礼:吉礼
举行祭礼:开祭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释奠 舍奠
古代为除灾邪而举行的仪式:祓(~除)
古代对神鬼、先祖所举行的祭礼:
四时正祭之间的祭礼:间祀
古代祭天仪式:燔(燔柴) 禋祀
升烟祭天的仪式:禋礼
古代在军队驻地举行的祭礼:祃(祃祭)
古时出兵行祭旗礼:祃牙 祃旗 杩纛
盛大的祭礼:殷礼
(祭祀或祭奠的仪式:祭礼)

另见:祭祀 烧香 祭祀场 祭品 跪拜

☚ 婚礼   丧礼 ☛

祭祀

祭祀

祭(享祭;祀祭;供祭) 祀(修祀;奉祀;飨祀;享祀;酹祀;血祀;赛祀;登祀;孝祀;馨祀) 祠(祠祀;祠祭;奉祠;祷祠) 禋(禋祀;禋祠;蒸禋) 祻 载 觐秩 孝 供(供给;~佛;上~) 庙 昭事 奉尝 蒸尝 尝禘 荐享 边俎 牲馈 鼎鬯 烝礿 烝享 烝尝
敬称祭祀:奉祭
对重大祭祀的美称:明祀
供奉,祭祀:奉祭 奉祀
开始祭祀:肇禋
斋戒祭祀:斋祠 斋祭
陪从祭祀:侍祠 陪祀
归去祭祀:归祭 还祭
天子下旨祭臣下:谕祭
为报功德而祭祀:飨报
为消除邪恶灾异而祭祀:祛禳
旧时船家出航前祭祀以求一路顺风:讨顺风
重新祭祀:重祭 再祭
连续祭祀:
普遍祭祀:遍祭 遍祀
诚心祭祀:洁祀
祭祀在于虔诚,而不在于祭品的好坏:潢潦可荐
祭祀隆重:丰祀
滥施祭祀:黩祭 黩祀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祭祀)

另见:信徒 祭台 摆放 供奉 祭献 祭品 祭器 行礼 虔诚 祈求 神灵 保佑

☚ 祭祀   各种祭祀 ☛

官名。掌祭祀。《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周秉钧注: “祀,掌祭祀之官,若宗伯者也。”

☚ 驷车庶长   祀丞 ☛

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即祭祀。《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礼记·祭法》:“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反映了祭祀的重要。从 《周礼》 和《礼记》中可以看出古人祭祀的名称繁多,主要有祭天地的大祀,祭日月星辰的次祀,祭山川百物的小祀,祭上天宇宙的阳祀,祭土地社稷的阴祀。祭品和种类也有严格的规定。如: 大祀用玉、帛、牲牷,次祀用牲帛,小祀用牲。阳祀用红色毛牲,阴祀用黑色毛牲。

☚ 祭   享 ☛

祀[禩]sì

 [书] (祭祀) offer sacrifices to the gods or the spirits of the dead: ~ 孔 offer sacrifices to Confucius; ~ 祖 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s

周期性的祭祀。或作为各种祭祀之统称。殷代称年为祀,即与周年祭祀有关。《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邢疏引孙炎曰:“取四时祭祀一讫。”《国语·楚语下》:“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时类、岁祀。”韦昭注:“岁祀于坛。”祀之义在于借神权以治理国家,安定百姓,须依礼按其身份等级而行。《国语·楚语下》:“王曰:‘祀不可以己乎?’(观射父)对曰:‘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已。……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礼,土庶人不过其祖。’”楚国贵族一般严格依祀礼而行。《左传》哀公六年:“初,昭王有疾,卜曰:‘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雎章,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不祭。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所谓“卿大夫祀其礼”,参见“五祀”。至于楚国民间,则多越礼而行。参见“淫祀”。

祀sì


❹ 覆宗灭

祀,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或體作
从示,巳聲。“示” 即 “主”,亦即神主,故表示與祭祀或神靈相關意義的字多用 “示”作意符。“祀” 的本義是祭祀。商周時期用以紀年,帝王在位首年爲一祀,次年爲二祀,以此類推。卜辭多用本義。銘文或用本義,或用以紀年。
楚簡帛文作, 篆意猶存。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

甲骨文; 金文;篆sì

[礻(示,意符) + 巳(聲符)→祀(《説文》:“ 祀,祭無已也。從示,巳聲。”祀〈祭祀、祀天、祀祖〉。 殷代指年。)]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十二月·祀灶》:“廿三日更盡時,家家祀灶,院内立杆,
懸掛天燈。祭品則羹湯灶飯、糖瓜糖餅,飼神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羅拜,祝以遏惡揚善之詞。”(注:所謂“遏惡揚善”即“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祀〔禩〕sì

7画 示部 
(1) 对祖先或神鬼进行祭奠: 祭~。
(2) 商代称年为祀。

祀()


甲骨文合集6037,殷
其祀㞢若。

甲骨文合集9185,殷
戊戌卜, 㱿, 貞𢏂祀六來

甲骨文合集38731,殷
癸卯王卜,貞其祀多先祖……余受又又。 王曰: 引吉。隹……

繁卣,殷周金文集成5430,西周中期
隹(唯)九月初吉癸丑, 公(祀)。

師遽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214,西周中期
隹(唯)王三祀(四)月既生霸辛酉,王才(在)周。

𤼈簋, 殷周金文集成4170, 西周中期
𠀠(其)(享)祀大神, 大神妥(綏)多福。

邾公釛鐘,殷周金文集成102,春秋
(融)之孫邾公釛乍(作)氒禾(龢)鍾(鐘), 用敬卹𥂗(盟)祀。

中山王方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早期
乏其先王之(祭)祀。
按: 此字右下部附有圈形飾筆。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三德9,戰國
母(毋)凶備(服)(以)亯祀, 母(毋)衿(錦)衣交袒。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66,戰國
祭祀之豊(禮)必又(有)夫齊(齊齊)之敬。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内豊8,戰國
祝於五祀, (剴)必又(有)益,君子(以)城(成)亓(其)孝。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55,戰國至秦
□祭祀、嫁子、作大事,皆可。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
今欲加寵子孫,敬恭明祀,傳于罔極。

封龍山頌,東漢
亡新之際,失其典祀。

孔羨碑,三國魏
秩群祀於無文,順天時以布化。

侯剛墓誌,北魏
德祖承祀,下武唯新。

淨悟浮圖記,北魏
藏師真骸,用示千秋万禩(祀)。
按: 此字與《説文》或體“”同。

康健墓誌,北魏
峨峨宏族, 肈之成周, 禩(祀)世重光,代封列侯。

碧落碑,唐
有唐五十三祀。

崔沔妻王方大墓誌,唐
永泰二年,祐甫爲尚書司勳貟外郎,属縣官有郊祀之禮。
按:“示”訛作“衣”。
《説文》:“祀, 祭無已也。从示巳聲。 , 祀或从異。 ”
“祀”字从示巳聲,自古已然,後世傳承,亦成主流形體。《説文》或體从“異”之形, 先秦實物文字未見, 漢後始出。 中山王方壺之 “祀”, 附有美飾圈形,顯示了戰國中山文字的特殊風格。唐代崔沔妻王方大墓誌“祀”字示旁訛作“衣”,凸顯了唐代正字運動的必要性。

☚ 祭   祔 ☛

祀禩★异◎异★常◎常


sì祀,形声,从示,巳声,本义为祭祀,引申为年(用于殷代)。又作“禩”,音符改为異。《异体字表》以“禩”为异体字。
【辨析】
❶祀/祠 这两个字都有祭祀义,读音相近,是同源字。
❷祀/祭 这两个字都有祭祀义,但构词能力有区别,现在“祭”使用频率较高,而“祀”使用频率较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