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这是一篇慨叹友人之间“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的名作。诗题中的云阳,唐县名,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县北的云阳镇。馆,招待宾客的房舍。韩绅,疑为韩愈的四叔韩绅卿,他曾任泾阳县令,抑制豪强,灌溉民田,颇有政绩。从诗题和诗中内容看,司空曙与韩绅是老朋友。二人偶然于云阳相遇,使他们喜出望外。但聚散匆匆,明朝又将分别。于是二人共宿客舍之中,把酒畅谈,聊慰暮云春树之思,暂叙剪烛夜话之情。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首二句总叙几年前两人的离别及别后相思之情。两位老友自从在江海一别,天各一方,人各东西,高山相隔,大川相阻,已经几年时间了。“几度”二字,不仅点明二人睽违时间之久,为下文“乍见翻疑梦”伏笔; 同时也表达了别友之后,寂寞难耐,一日三秋,无时不在思念的心情。 正因为别后苦苦思念而又数年不见,才出现了“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的情景。试想: “自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晏几道《鹧鸪天》 ) ,然而,几回梦醒,总成一空。以致这次真地相逢了,反而让人怀疑仍旧是在做梦。“乍见”一句,上承杜甫 《羌村三首》中的“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下启晏几道《鹧鸪天》词中的“今宵剩把银釭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把友人别后的梦寐相思,突然相见后的惊喜疑虑等微妙复杂的心理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了,可谓传神之笔。“相悲”句笔锋一转,写两位友人对望良久,见对方都已经容颜衰老,华发满鬓,不禁悲从中生,感叹唏歔,互相询问起对方的年龄来。这二句,一喜一悲,悲喜交集,但都再现了友情的真挚,感人至深。 题中有“宿别”二字,后四句就是写的这种情景。它乡遇故知,本是人生一大乐事,然而明朝又要分别,聚期惟有今宵,可以说是一刻千金了。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遇故人格外多,在短短几句诗中,该怎样表达这一切呢?作者毕竟是很聪明的,他巧妙地采用了以景衬情、避实就虚的手法,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与友人彻夜长谈,依依惜别的情景。寒夜之中,秋雨淅沥,一盏孤灯,光色黯淡;窗外的竹林,在夜雨之中,更显得碧绿深幽,似乎有片片烟云在竹林上空飘浮。灯是孤灯,雨是寒雨,竹为湿竹,烟为浮烟,于此凄清衰飒的情景中话别,此情又该多么孤寂悲凉?此心又会多么暗淡忧伤?虽是写景,而人的情感已宛然如见,这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实在比直接抒情的手法高明得多! 颔联二句,似乎让人感到太忧伤了。“更有明朝恨”,就点明了如此忧伤的原因。是啊,“多情自古伤离别”,更何况今日方会,明日即别呢?既然明朝有“恨”,那么,“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 (韦庄 《菩萨蛮》),且尽眼前一杯酒吧! “离杯惜共传”,就是形象地表现两位友人举杯劝酒,互道珍重情形的。“惜”,表面是指珍惜此酒,实际是珍惜此情。因为酒中含情,“酒深情亦深” (同上韦庄词)啊!绵绵不尽之情,依依难舍之意,全于此字现出。 此诗由别写到见,由见又写到将别; 由别后之悲写到相见之喜,又由相见之喜写到将别之悲,曲折顿挫,总由情生。加之遣词用字,妙到毫巅; 渲染氛围,极尽能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唱。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司空曙 ←上一篇:喜外弟卢纶见宿 下一篇:贼平后送人北归 →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偶遇又惜别之诗。首联从上次别离说起,言别后数年,山川遥阻, 相会不易,其相思梦牵,自在言外。次联写偶遇的悲喜和复杂的心情。一个“乍”字,言 其相逢的突然;“翻疑梦”,写出了恍恍惚惚,疑心如在梦里的情景,把诗人欣喜、惊奇的 神态传神地表现出来了。其喜悲交集、互相端详的神情亦如在眼前。“各问年”,是头 发斑白、容颜衰老的见证,也是“翻疑梦”的真实情境。此联与杜甫“夜阑更秉烛,相对 如梦寐”(《羌村三首》)的用意相仿,写别后乍见之情景,尤为真切,不愧为传诵名句。颈 联描写馆中的氛围。此联用“孤灯”写其寂寥,用“寒雨”写其清冷,用“深竹”写昏暗,用 “浮烟”写其朦胧,渲染了一种浓重的迷惘凄凉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悲凉伤感之情。结 二句写劝饮伤别。一个“更”字,点明再次离别的伤心痛;“惜共传”,则言要珍惜友谊, 表达了恋恋不舍之情。此诗对仗工整,描写曲折,有景有情,虚实相生,富有情致,是一 首平淡自然的作品。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两诗表现得出色而又深刻的,乃是多年战后亲友乍然相见之下那种迷惘的心态。 李作写的当是表弟突然来访的情况,只因二人幼遭乱离,一别多年,所以见面的刹那微微表现惊讶,不得不问对方贵姓,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相逢的戏剧性。当经过接谈,一面称表弟的名字,一面还在端详对方的容貌,回忆儿时印象,加以确认。然后再是深谈。好不容易见面,明天表弟却一定要走,使人感到深深的遗憾。诗人通过一次相遇,写出了荒乱年代一种最为普遍的世相。司空曙写的是老朋友骤然相见,情况当然有所不同,彼此是不会记不起对方的名字和容貌的,倒是倏然间觉得对方又老了一头,不免要叙叙年齿,发一通感慨。以下所写与李诗内容就差不多。 两诗都以敏锐地把握住特定时期特定情境下的感受,并将刹那间细腻的心理波折精确地描绘出来,于是成为异常动人的艺术表现。范唏文说:“‘马上相逢久,人中欲问难’、‘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皆唐人会故人之诗也。久别倏逢之意,宛然在目,想而味之,情融神会,殆如直述。前辈唐人行旅聚散之作最能感动人意,信非虚语。”(《对床夜语》)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①,几度隔山川②。乍见翻疑梦③,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④。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⑤。 【作者小传】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初,一作文明。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人。约大历初登进士第。曾官左拾遗,贬长林丞,为剑南西川节度从事、检校水部郎中,官终虞部郎中。事迹散见《极玄集》上、《新唐书·卢纶传》、《唐诗纪事》卷三○、《唐才子传》卷四等,今人傅璇琮《司空曙考》较详备。与钱起等并称“大历十才子”。其诗多送别赠答及抒写旅情之作,表现失意流落之感。“婉雅闲淡,语近性情”(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曙集》。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云阳:唐县名,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北,三原西。馆:旅馆。韩绅: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四作“韩升卿”。按“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端有《送韩绅卿》诗,此诗题中“韩绅”当即此人,夺“卿”字。韩绅卿乃韩愈叔父,与司空曙、李端同时代人。据韩愈《虢州司户韩府君(岌)墓志铭》记载,绅卿曾以扬州录事参军迁泾阳令。此诗或即作于绅卿任泾阳令时。宿别:同宿而后分别。诗中写阔别多年的友人相会而又相别的情景,纯用白描,颔联二句,尤为传神,历来赞为名句。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五云:“久别倏逢之意,宛然在目,想而味之,情融神会,殆如直述。”方回《瀛奎律髓》亦云:“久别忽逢之绝唱也。” 【注释】 ①江海:指京城以外较远地区,与朝庭相对而言。②几度:几重,多少道。③乍(zha)见:突然见面。翻:通“反”,反而。④湿竹:一作“深竹”。⑤惜:珍惜。共传:共同举杯传饮。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首联介绍上次分别后至此次相会的时间。“江海”,不是具体的地名,泛指上次分别的地域。从“隔山川”三字看,定是个遥远的地方。“几度”二字,说明他们那次分别后至今已有好几年了。此二句以叙述的语气交代他们之间的交往与友情,为下文转入深层意境奠定一个思想基础。颔联与颈联着重描绘分别后重相聚首的感人情景。“乍见”二字,既含有突然相见的意思,又寓有不期而遇的偶合,用得恰到好处。“翻疑梦”三字更是传神之笔,诗人把对韩绅的深厚情谊及重相见时二人似惊似喜、且信且疑、犹如梦幻一般的情景,形容得非常逼真。“各问言”三字,有的版本为“各问年”,意为别后隔得时间过长,所以相见后便互问年龄。此种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应该说,“各问言”之中,首先是“言情”,其次有可能问“年龄”。“问年”,也包含在“问言”之中。这样,似乎更适合于表达他们谈话的宽阔天地。正因为如此,故他们一直谈论到深夜:窗外,下着寒冷的夜雨;案头,闪烁着昏暗的灯光;雨点沙沙沙地洒落在竹叶上,透过微弱的灯光,只见那竹丛间仿佛飘荡着一层低低的云烟。在这里,诗人借景寓情,用一种凄凉、孤独的环境氛围,来渲染出他们各自的悲凉暗淡的心情。“孤灯”、“寒雨”、“湿竹”、“浮烟”这些象征着愁苦、悲哀的字眼,正是他们内心痛苦的生动写照。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便是明显的一例。尾联抒发即将离别时的内心情感。这次离别后,还能再相见吗?一个“更”字,进一步突出了此次离别的痛苦。“共传”,表面上是相互敬酒,实则是相互祝愿之词。这两句,确实蕴含着千言万语,无限深情呵! 这首诗,包蕴丰富,感情真诚:情与景交融,形与神兼备,是一篇写离情别绪的佳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