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西方现代经济学经常使用的术语。根据西方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供给的总和,也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总和来表示。各个生产要素收入中,除用于消费的那部分外,余下的收入用于储蓄。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用于消费的支出和用于投资的支出的总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分别以按生产法或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为依据进行测定的。社会总供需不平衡有两种情况,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即有效需求不足,商品供过于求,存货就要增多,厂商就要收缩生产,使大量工人失业,出现经济萧条。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即会产生过度需求,商品供应不足,物价上升,引起通货膨胀。在西方国家,当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时,政府通过财政、金融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节。在供不应求时,则采取紧缩的政策,如财政上增加税收,政府缩小开支,银行提高利率等,用来对付通货膨胀和需求过大。在供大于求时,则采取扩张政策,如财政上减税,政府增加支出,银行降低利率等,以鼓励投资和消费,扩大需求。在我国,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全社会实际提供的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劳务的全部使用价值的总和;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对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劳务购买力需求的全部价值的总和。对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可应用我国国民经济的产值指标按不同的口径进行测算。从一定时期新创造的物质财富的角度看,社会总供给是国民收入使用额; 社会总需求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属单位和居民个人,通过各自的最终收入所形成的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需求量的总和。从一定时期最终产品的角度看,社会总供给是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加上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和大修理的产品; 社会总需求是全社会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形成的对社会最终产品的全部需求量。从一定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角度看,社会总供给是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社会总需求是全社会的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形成的对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于不同的产值指标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它们所表现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经济内容也不尽一致。 ☚ 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 国际收支平衡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