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学大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会学大纲》哲学著作。李达(1890~1966)著,1937年由李达自费在上海创办的笔耕堂书店出版,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内容。本书寄到延安,毛泽东读了10遍,作了详细眉批,并推荐给延安哲学研究会和抗日军政大学,指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1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十年反动时期,有这样一本书是难得的”。1989年本书被选为“影响中国历史的30本书”之一。 社会学大纲 社会学大纲哲学著作。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撰。1937年出版。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全书分五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五篇标题按顺序为: 《唯物辩证法》、《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社会的经济构造》、《社会的政治建筑》、《社会的意识形态》。书中发挥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明确指出: “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它的核心。这个根本法则,包摄着辩证法的其余的法则——由质到量及由量到质的转变法则、否定之否定的法则、因果性的法则、形式与内容的法则等。这个根本法则,是理解其他一切法则的关键。” ( 《李达文集》第2卷第132页) 书中还区分了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认为“一切拮抗(或敌对) 都是矛盾的发展阶段,而一切矛盾,不必都发展到拮抗的阶段。” (同上书第130页) 书中强调要善于运用辩证法的一般法则,去研究事物的具体矛盾,即矛盾的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要求理解一切对象及其一切发展阶段所固有的一般特征,并要求理解特定对象的特定发展阶段上充满矛盾的发展的固有特征。” “超越时空而都妥适的矛盾解决的实例是决不能有的……矛盾的解决的特殊性,只有在双方的具体的矛盾中去探求。” (同上书第131页) 此书1937年5月由上海笔耕堂初版之后,毛泽东于1938年1月17日至3月16日系统地阅读了一遍,除做了大量的读书记号外,特别是在第1编第1章第1节 “唯物辩证法的前史”部分作了很多批语 (参见《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此书收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达文集》第2卷。 ☚ 矛盾论 逻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