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艺与社会主义改革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始终把文艺问题放到以经济建设为主的方面去考察,认为新时期文艺应由以阶级斗争为主向以经济建设、和平与发展为主的方向转化; 文艺的服务对象应扩大到全体人民,包括知识分子阶层和其他最广大的人民大众。他根据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状况,从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这一全局观点出发,提出新时期衡量文艺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是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他对 “双百” 方针的论述,也不是从文艺的局部去考虑,而是把它提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去考虑,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说: 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不可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大局。如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顾安定团结,那就是对于这个方针的误解和滥用。他说,安定团结是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双百” 方针当然要为这个最大利益服务,而决不能反对这个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