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礼器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礼器碑 礼器碑东汉碑刻。即《鲁相韩造孔庙礼器碑》。桓帝永寿二年立。碑文记载鲁相韩修饰孔庙、制造礼器之事。碑阴及两侧是资助立碑的官吏姓名及提供款额。隶书。笔道瘦劲,清超遒劲,历来颇受后人称道,认为汉碑各出一奇,而此碑尤为奇绝。清代王澍称“此碑上承斯(李斯)喜(曹喜),下启锺(繇)王(羲之),无法不备而不可名一法,无妙不臻而莫能穷众妙后” (《虚舟题跋》)。为著名汉碑之一。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 乙瑛碑 刘平国刻石 ☛ 礼器碑 《礼器碑》原是为记述鲁相韩敕于永寿二年(156)修饰孔庙、制造礼器而立的,所以又名《韩敕碑》或《韩明府修孔庙碑》,全称《汉鲁相敕韩造孔庙礼器碑》。全碑不设碑额,碑上文字除正面外,还在碑阴和二侧分别刻上资助立碑人的姓名和钱数。 从本质上来讲,书法艺术就是线条的艺术。而此碑的线条特色则在于瘦硬而又清挺。线条瘦了,字就显得疏; 线条硬了,字就显得劲; 线条清了,字就显得朗; 线条挺了,字就显得俊。再从结体上来看,书法艺术又是经营的艺术,而此碑的经营特色则又在于妙严而复洗练。结构妙严字就显得端丽; 结构洗练,字就显得肃括。然而不仅如此,《礼器碑》的妙处还在于除上面所说的特色外更是时出新招的。如:一上来为了领起通篇布局,就把“帷”字、“年”字的笔画一反细瘦常规,从而使观者在入帖的起始就被这份量的相对加重而震慑住了。又如“之”字的加重末笔,则又示人以底座重实的感觉,消除了字的上半部因疏朗可能带来的空乏感觉。再如“孔”字“子”部的笔画多而占地少,“乚”部的笔画简而占地多,反其道而用之,于此亦可见作者的匠心别具。 若从全碑总体气息来品味,正如清末杨守敬所说: “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 《景君》、《 鲁峻 》、《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以众多汉碑来比较,突出了此碑“性情”、“形质”兼备的特点。接着,他还进一步指出,“要而论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又从辩证的角度,点出了此碑善于运用“奇险”和“平正”、“疏秀”和“严密”,从而把此碑的隐秘之妙剖析得十分清楚。 礼器碑东汉隶书碑刻。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也称韩敕碑、韩明府孔子庙碑等。刻于东汉永寿二年(156),现藏山东曲阜孔庙。碑高234cm,宽105cm。石碑四面环刻隶书,内容系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制造礼器等活动。碑阳16行,每行36字;碑阴和两侧镌刻当时资助立刻官吏的姓名及钱数。此碑风格细劲遒健,古雅秀丽。历代书家对礼器碑评价颇高。清代王澍评说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清杨守敬也说此碑性情、形质兼备,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 礼器碑 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刻。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载:“碑高七尺一寸,广三尺二寸。”山东省曲阜孔庙藏。碑无额,四面环刻,阳文16行,行36字;阴文3列,列17字;左侧3列,列4字;右侧4列,列4字。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亦称《韩明府孔子庙碑》、《鲁相韩敕复颜氏繇发碑》、《韩敕碑》等。此碑是东汉碑中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其书端庄中充满秀逸之气。明郭宗昌《金石史》评云:“《礼器碑》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弗由人造,其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清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备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为奇绝。”此碑所传拓本甚多。北京图书馆所藏明拓本最佳,为东武王戟门旧藏本,上有杨水心(高凤翰师)、罗振玉等人跋。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藏有明拓本,其墨酣厚,字迹清晰。北京文物出版社、台湾大众书局、上海书画出版社有影印本。 ☚ 史晨碑 张迁碑 ☛ 礼器碑 253 礼器碑东汉隶书碑刻。全称《鲁相韩造孔庙礼器碑》。桓帝永寿二年(156)立于曲阜孔庙。碑文赞鲁相韩修饰孔庙、造立礼器之事。16行,满行36字,有碑阴3列。笔画瘦劲挺拔、波磔肥厚,结体富于变化,字形大、小、长、扁、方不一,章法时而端庄,时而放纵,清王澍《虚舟题跋》称:“此碑最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有多种影印本行世。 ☚ 曹全碑 张迁碑 ☛ 礼器碑 礼器碑全称 《汉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或 《韩明府孔庙碑》,石在山东曲阜孔庙,立于156年。四面刻字,均为隶书。碑阳16行,行36字。左侧三列,各4行; 右侧4列,各4行。碑阴三列,各17字。《礼器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点画瘦劲雄健,结构端严峻逸。收笔处多有方折,捺脚粗壮。清·王澍 《虚斋题跋》说: “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 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硬如铁,变化如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汉 ·《礼器碑》 ☚ 泰山刻石 宣示表 ☛ 礼器碑全称《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敕碑》。东汉隶书碑刻。永寿二年(156年)立于鲁县孔庙。其书古雅流畅,清超瘦劲,为汉隶精品。 礼器碑 礼器碑礼器碑, 全称 《鲁相韩𠡠造孔庙礼器碑》。东汉隶书碑刻。《集古录》 称 《修孔庙器碑》,《金石录》 称 《韩明府孔子庙碑》, 《天下碑录》 称 《鲁相韩𠡠复颜氏繇发碑》。无额,有碑阴侧题名。碑文是赞颂鲁相韩𠡠修饰孔庙造礼器之事。 书法瘦劲雄秀。清王澍《虚舟题跋》 中谓此碑“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为著名汉碑之一。 ☚ 乙瑛碑 曹全碑 ☛ 礼器碑 礼器碑礼器碑, 全称 《鲁相韩𠡠造孔庙礼器碑》。 东汉隶书碑刻。 《集古录》称 《修孔庙器碑》, 《金石录》称 《韩明府孔子庙碑》, 《天下碑录》称 《鲁相韩𠡠复颜氏繇发碑》。无额,有碑阴侧题名。碑文是赞颂鲁相韩𠡠修饰孔庙造礼器之事。书法瘦劲雄秀。清王澍《虚舟题跋》 中谓此碑 “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为著名汉碑之一。 ☚ 乙瑛碑 曹全碑 ☛ 礼器碑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亦称《韩敕碑》、《修孔子庙器表》、《韩明府孔子庙碑》、《鲁相韩敕复颜氏繇发碑》。东汉永寿二年(公元156年)立。碑存山东曲阜孔庙中。隶书。为赞颂鲁相韩敕修饰孔庙造立礼器事。碑正隶书16行,行36字;碑阴及两侧刻有资助立碑的官吏题名及钱数,碑阴3列,每列17行;左侧3列、列4行;右侧4列,列4行。《礼器碑》给人以犀利斩截,瘦劲如铁之感。它凝炼不失流动、秀雅返于朴厚。各字灵活多变,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汉隶中的杰出者。 ☚ 汉宫秋月 兰亭序 ☛ 礼器碑亦称《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为汉永寿二年(156)鲁相韩敕立。现藏山东曲阜孔庙。碑高2.34米,宽1.05米,为汉碑中之精品,惟其书法尤被世人所赞,按书体可称之为,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碑字完整,自宋迄今,对其著述颇丰。《隶释》、《金石萃编》等书中均有著录。全文为:“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𤁤,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太古,华胥生皇雄,颜□,育孔宝,俱制元道,百王不改。孔子近圣,为汉定道。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莫不𩧱思,叹印师镜。 颜氏圣舅,家居鲁亲里,并官圣妃,在安乐里。圣族之亲,礼所宜异。复颜氏并官氏邑中繇发,以尊孔心。念圣历世,礼乐陵迟,秦项作乱,不尊图书,倍道畔德,离败圣舆食粮,亡于沙丘。君于是造立礼器,乐之音符,钟磬瑟皷,雷洗觞觚,爵鹿相梪,笾柉禁喜,修饰宅庙,更作二舆,朝车威熹。宣抒玄汙,以注水。 法旧不烦,备而不奢。 上合紫台,稽之中和,下合圣制,事得礼仪。于是四方土仁,闻君风燿,敬咏其德,尊琦大人之意,逴弥之思,乃共立表石,纪传亿载。其文曰: 皇戏统华胥,承天画卦。颜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宫,大一所授。前闿九头,以升言教,后制百王,获麟来吐。制不空作,承天之语。乾元以来,三九之载,八皇三代,至孔乃备,圣人不世,期五百载。三阳吐图,二阴出谶,制作之义,以俟知奥。于穆韩君,独见天意,复圣二族,逴越绝思。修造礼乐,胡辇器用,存古旧宇。殷勤宅庙,朝车威熹。 出诚造□,𣸡不水解,工不争贾。深除玄汙,水通四注。礼器升堂,天雨降澍。百姓诉和,举国蒙。 神灵佑诚,竭敬之报。 天与厥福,永享牟寿。上报华紫,旁伎皇代。刊石表铭,与乾运燿。长期荡荡,盛于复授。赫赫罔穷,声垂亿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