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磷化锌中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磷化锌中毒

磷化锌在胃内与胃酸作用产生磷化氢引起的中毒。磷化氢被机体吸收后,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肝、肾等脏器,使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继而休克死亡。中毒症状多在眼后15分钟~2小时内出现,先感胃部不适,有烧灼感,口舌干燥、头晕,继则呕吐、极度口渴,严重者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多在6~8小时内死亡。尸检可见胃内有灰黑色粘液,胃壁上粘附有黑色粉末,胃粘膜有腐蚀出血现象,有时能闻到磷化氢的电石气臭味。磷化锌对人的中毒量约为0.3克,致死量约为2克。磷化锌为黑色粉末,不溶于水,遇酸迅速分解,产生剧毒——磷化氢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或受日晒,磷化锌也能缓慢分解产生磷化氢。磷化锌是杀鼠药,也有用磷化锌投毒、自杀的,常因儿童误服拌有这种杀鼠药的毒饵而引起中毒。

磷化锌中毒

磷化锌是常用杀鼠剂,为具有电石气臭味的灰黑色粉末。遇酸迅速分解而产生无色剧毒的磷化氢。中毒原因为误服、自杀或他杀。致死量为2~2.5克。多经口服进入机体,与胃酸作用形成磷化氢,后者不仅对胃肠粘膜有腐蚀作用,吸收入血后还直接损害肝、肾及神经系统。中毒者首先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中可见黑色泡沫样物并有电石气臭味。进一步发生呼吸困难、抽搐、昏迷,最后可死于休克。死者常有明显脱水征象,胃肠粘膜水肿、出血,内容物有灰黑色粉末并发出电石气臭味。迁延数日死亡者心、肝、肾可有明显变性、坏死。

磷化锌中毒zinc phosphide poisoning

动物误食磷化锌后,由产生磷化氢气体导致的中毒病。见于误食磷化锌毒鼠药,或被其玷污的饲料或磷化锌中毒鼠的动物。食入的磷化锌在胃酸作用下,即产生剧毒的磷化氢气体,呈现毒害作用。中毒动物厌食、昏睡、呕吐和腹痛,呕吐物中有蒜臭味,在暗处可见到磷光。呼吸迫促,心律不齐,尿中有蛋白尿和管型,共济失调,最后以痉挛和呼吸困难而死亡。剖检见所有的器官充血、出血。肝脏脂肪变性,小肠有炎症。根据病史、症状、剖检变化和胃肠内容物蒜臭味等可作出诊断。无特效解毒药,但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或灌服0.2%~0.5%的硫酸铜溶液。

磷化锌中毒zinc phosphide poisoning

系农药中毒之一。磷化锌为黑色粉末,有恶臭,用于杀鼠、粮仓熏蒸杀虫。本品遇水气与阳光可放出磷化氢气体,故使用时可造成急性中毒,小儿等误服灭鼠毒饵等也可中毒。中毒机理:口服磷化锌可直接造成消化道充血、溃疡、出血;磷化锌在胃内遇胃酸迅速产生磷化氢,此物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造成神经系统、心、肝、肾严重损害。此药剂对人致死量为40mg/kg。中毒后可出现严重胃肠道、神经精神与肝与肾损害症状,以及心律不齐与血压下降等。治疗:采取综合性抢救措施,保护神经系统、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及对症处置等。

磷化锌中毒

磷化锌中毒

磷化锌(Zn3P2)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杀鼠剂,由锌粉和红磷(3:1)在惰性气体中灼热而制成。为灰黑色粉末,带有电石气臭味。本品遇酸迅速分解产生磷化氢气体。遇水及阳光能缓慢分解产生磷化氢。磷化锌亦可用作粮食熏蒸杀虫剂。用磷化锌配制毒饵杀鼠,如管理不善,小儿可因误食毒饵而致中毒。亦有因误食被本品污染的粮食或其他食品引起中毒的报告。本品中毒除见于自杀外;也有用于他杀的案例,投毒方式多为掺入食物或药品内。国外尚有磷化锌通过阴道塞入引起中毒,于92小时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案例报告。磷化锌的致死量为2~2.5g。
磷化锌的毒性是由于它在胃内与胃酸作用,释出磷化氢所致(Zn3P2+6HCl—→2PH3↑+3ZnCl2)。磷化氢的毒理作用不同于砷化氢,并不引起急性溶血。磷化氢被吸收后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肝、肾等实质脏器。如较大量的毒物吸收后可很快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患者于休克状态下发生急性死亡。如中毒病程迁延,则心、肝、肾等脏器均可发生显著损害。重症患者可死于心肌损害、肝性脑病或肾功能衰竭。中毒症状多在15分钟到2小时内出现,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烧灼感、恶心、呕吐,呕吐物有时混有灰黑色泡沫或粉末,并有电石气臭味。腹痛、口渴、头晕,重症病例可发生昏迷,患者在休克状态下多于12小时内发生急性死亡。如中毒病程迁延,则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症状稍有减轻,而出现心、肝、肾等实质脏器损害的症状。如肝脏肿大,出现黄疸,且迅速加深,可死于肝性脑病,急性磷化锌中毒所引起的中毒性肝病,如对案情缺乏深入的了解,临床上有被误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可能。
尸体检查 在较大剂量引起中毒,于12小时内急性死亡的案例,可见心肌间质郁血,肺郁血水肿及灶性出血,脑郁血水肿及小血管周围渗出性出血,肝、肾郁血及浊肿,部分案例肝细胞有轻度水样变性及散在小灶性坏死。说明主要表现为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心、肝、肾等实质细胞尚未及出现脂肪变性。如病程迁延2~3天以上者,则心、肝、肾等脏器均可发生显著损害。肝脏肿大或缩小,色黄,质较软,有的切面呈红黄相间的斑纹状。镜下见肝细胞有广泛脂肪变性,肝小叶外围带出血坏死,坏死区肝细胞消失,仅残存少数核碎屑,有较多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及中性白细胞浸润。肝窦扩张郁血,部分毛细胆管内出现胆圆柱。肾近曲小管上皮显著浊肿,细胞底部出现多数细小脂肪点滴,有的胞浆内并有玻璃样小滴形成。心肌浊肿,心肌细胞胞浆内亦可出现多数细小的脂肪滴。有的尚见有心肌间质水肿,并有少数灶性中性白细胞浸润。从上述说明急性磷化锌中毒时心、肝、肾等脏器病变的出现和程度,主要与中毒病程长短有关,和黄磷中毒的病变颇相类似。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充血肿胀及散在点状出血。在大剂量中毒尸检例,胃肠内容物常可发现灰黑色粉末,并可嗅到明显的类似电石气臭味,因而在尸检当时,即可考虑到急性磷化锌中毒的可能性。
取胃及胃内容、血液及肝、肾组织作为毒物化验检材。由于中毒患者常因口渴而大量喝水,磷化锌比重较大,多沉于胃液底部;因此如仅取少量胃液,常难于检出。宜采集整个胃及胃内容物,化验结果较为可靠。早期急性中毒死亡病例,可从呕吐物或胃内容中检出磷化氢。但若迁延数天后死亡,由于磷在体内慢慢氧化成为磷酸盐,常不易检出,故需同时检验锌离子。如虽未检出磷化氢,但锌离子阳性,结合案情调查及尸检病变,仍可确定为磷化锌中毒。
毒物鉴定 分离方法: 检查磷化物时,无须分离,可利用加酸后检材逸出的磷化氢气体。检查锌时,须先破坏有机质。
筛选试验: 磷化锌遇酸后放出磷化氢,后者与溴化汞作用变鲜黄色,色斑遇氨液颜色不变深。
颜色反应: 用磷钼酸铵法检验磷,阳性出现蓝色。用双硫腙法检验锌,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挥掉溶剂,水溶液呈玫瑰红色。
微量结晶反应: 检液加硫氰汞铵试剂生成白色十字形和树枝状结晶。
组织化学法: 将组织切片置氯化铵双硫腙染液中(pH8.4~9.0)染色后镜检,阳性部呈深红色。
原子吸收光谱法: 检材经有机质破坏后进行测定,既迅速又准确(见“锌中毒”)。

☚ 五氯酚钠中毒   安妥中毒 ☛
000078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