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磟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農耕部 > 耒耜 > 磟碡 磟碡 liùzhóu又音lùzhóu 亦作“陸軸”、“碌碡”、“䃙碡”,亦稱“磟”。平地或碾禾麥之石輥、木輥。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水稻》:“先放水,十日後曳陸軸十遍。”唐·陸龜蒙《耒耜經》:“耕而後有爬……爬而後有礰礋焉,有磟碡焉……咸以木爲之,堅而重者良。”宋·范成大《春日田園雜興》詩:“繫牛莫礙門前路,移繫門西碌碡邊。”元·王禎《農書·農器圖譜集·耒耜門》:“磟碡,又作“䃙碡”……余謂‘磟’、‘碡’皆從石,恐本用石也。然北方多以石,南人用木,蓋水陸異用,亦各從其宜也。其制長可三尺,大小不等,或木或石,刊木括之,中受簨軸,以利旋轉。又有不觚稜、混而圓者,謂‘混軸’。俱用畜力輓行,以人牽之,碾打田疇上,塊垡,易爲破爛;及碾捍場圃間,麥禾即脱稃穗。水陆通用之。詩云:木石非異名,大小惟一致。機栝内圓轉,觚稜外排峙。登場脱稃穗,入埂均塊滓。”徐珂《清稗類鈔·物品類》:“磟碡,農具也。亦作碌碡。以石爲圓筒形,中貫以軸,外施木框,曳行而轉壓之。” 磟碡 (《農書》) 平地具 平地具耢 耱 盖 ☚ 木工工具 模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