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碧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碧血 碧,本义是指青绿色的玉石。将红色的血称为碧血。典出《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成玄英疏:“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椟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 春秋时期,周敬王的大夫苌弘忠于君王,因受人陷害,被流放到蜀地(今四川)。他怨恨自己一片忠心却受到小人的谗害,感到十分悲愤,于是剖腹而死。当地人为之感动,用匣子盛起他的血,三年之后,匣中的血化为碧玉。人们说,这是苌弘精诚所至的缘故。 后来,人们常将“碧血”与“丹心”连用,称赞忠臣义士为国殉难、保持高尚的节操;也将“为正义事业而流的鲜血”称为“碧血”。 碧血 碧血bìxuè┃┃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常以“碧血”与“丹心”连举,称颂为国死难的人。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即足明月心,三年犹须化碧血。”清·陈梦雷《拟古十九首序》:“歌以当哭,留碧血于他年。”柳亚子《吊鉴湖秋女士》诗:“碧血摧残酬祖国,怒潮呜咽怨钱塘。” ☚ 鹏霄万里 瑶林 ☛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之血。清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诗: “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碧血bìxuè碧,本义是指青绿色的玉石。将红色的血称为碧血。典出《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成玄英疏:“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椟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 碧血bìxuè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碧血bìxuè《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引申指忠烈之士为正义所流的血。 血 血血(血液;血水;~脉;~清;~浆;~球;补~;输~;抽~;放~) 另见:流血 血症 ☚ 眼泪 二便 ☛ 流血 流血衂血 出血(颅内~) 漉血 沥血流丹 流红 另见:血 外伤 战斗 ☚ 受伤 伤口 ☛ 碧血bì xuè因《庄子·外物》载:“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故后以指忠臣志士为正义而流的血。郑元祐《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