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石韋
石韋  shíwěi

亦作“石葦”,亦稱“石䩾”、“石皮”、“石藍”、“金星草”。水龍科植物石韋(廬山石韋、毡毛石韋、有柄石韋、北京石韋及西南石韋)之葉。柔皮曰韋。此草生山野巖石上,葉柔韌如皮,故稱。葉柄近圓柱形,棕色或棕黑色,長數寸,有縱溝。葉片扭曲皺卷,平展後呈披針形;多有毛。主治淋證,痢疾,肺熱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石韋》:“一名石䩾。”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石韋》:“一名石皮。”明·蘭茂《滇南本草·石葦》:“凡用刮去毛,若毛去不净,反令人咳嗽。”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石韋》:“〔釋名〕石䩾、石皮、石藍。”又“〔集解〕亦有金星者,名金星草,葉凌冬不雕。”

石韦【同义】总目录


石兰石韦

石韦

药名。出 《神农本草经》。又名石皮、石兰、飞刀剑、金汤匙、单叶草。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Pyrrosia lingua(Thunb.) Farw.或庐山石韦P.sheareri (Bak.) Ching等的叶。前者产长江以南各地,后者主产江西、湖南、贵州、四川。苦、甘,微寒。入肺、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止血。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细菌性痢疾,肺热咳嗽,支气管哮喘,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煎服:6~12g。石韦根:煎服亦有通淋、止血功用。石韦全草含山柰酚、槲皮素、异槲皮素、三叶豆苷、蒽醌类、鞣质、双盖蕨烯(Dip-loptene)、β-谷甾醇。庐山石韦全草含异杧果苷(Isomangiferin)、延胡索酸、咖啡酸、皂苷等。石韦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庐山石韦水煎浓缩液,异杧果苷、皂苷有镇咳、祛痰作用。

石韦shí wéi

《本草纲目》草部第20卷石韦(35)。药名。
【基原】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Pyrrosia lingua(Thunb.)Farw.、庐山石韦 Pyrrosia sheareri(Bak.)Ching(又名:肺金草、大连天草、箭戟蕨)、毡毛石韦 Pyrrosia drakeana(Franch.)Ching 、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Christ)Ching 、北京石韦Pyrrosia davidii(Gies.)Ching或西南石韦Pyrrosia gralla(Gies.)Ching的叶。
【别名】石䩾(《本经》),石皮(《别录》),石苇(《滇南本草》),金星草、石兰(《本草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虹霓剑草、石剑、潭剑(《福建民间草药》),金汤匙、石背柳(《中药材手册》)。
【性味】苦甘,凉。
❶《本经》:“味甘,平。”
❷《别录》:“甘,无毒。”
❸《药性论》:“微寒。”
❹《贵州草药》:“味辛、性平。”
【归经】入肺、膀胱经。
❶《滇南本草》:“入小肠经。”
❷《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膀胱二经。”
【功用主治】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❶《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❷《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脏,去恶风,益精气。”
❸《日华子本草》:“治淋沥溃溺。”
❹《本草图经》:“炒末,冷酒调服,疗发背。”
❺《滇南本草》:“止玉茎痛。”
❻《植物名实图考》:“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❼《闽东本草》:“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或入散剂。
【成分】石韦、庐山石韦、有柄石韦的全草均含黄酮类化合物。石韦全草尚含皂苷、蒽醌类、鞣质等。有柄石韦全草尚含酚性物质、树脂、皂苷。庐山石韦全草含果糖、葡萄糖、有机酸及酸性化合物等。此外,还分离出延胡索酸、咖啡酸和异芒果素(Isomangiferin)。
【药理】
❶祛痰、镇咳:庐山石韦煎剂或异芒果素口服,对小鼠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有柄石韦的水煎醇提物对小鼠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小鼠酚红法异芒果素腹腔注射及口服给药均有祛痰作用。
❷对气管的作用:给实验性慢性气管炎的大鼠口服石韦提取液能使大鼠气管内的浆液腺、黏液腺泡的体积明显减少,杯状细胞在小支气管内减少尤为显著,石韦有对抗气管痉挛的作用。
❸抑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❹其他:对因化疗或放疗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具有升白作用。煎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本品尚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❺毒性:本品毒性低。庐山石韦水煎液给小鼠口服的LD50为90 g/kg,异芒果素为4.65 g/kg。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石韦shíwéi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石兰、金汤匙、单叶草。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Pyrrosia lingua(Thunb. ) Farw. 或庐山石韦P. sheareri ( Bak. ) Ching 等的叶。主产于浙江、湖北、河南、河北、江苏等地。苦、甘、凉。入肺、膀胱经。利水, 清肺, 止血。治急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 膀胱炎, 泌尿系结石, 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 尿血, 崩漏。煎服: 5 ~ 12 克。石韦全草含绵马鳞毛蕨三萜、β-谷甾醇。庐山石韦全草含异芒果苷、延胡索酸、咖啡酸。庐山石韦水煎浓缩液、异芒果苷、延胡索酸和咖啡酸对小鼠均有镇咳作用, 异芒果苷和咖啡酸并有祛痰作用。石韦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

石韦

石韦

石韦

石韦, 又名石䩾、 石皮、 金星草、 单叶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 庐山石韦P. sheareri (Bak. )Ching或有柄石韦P. petiolosa (Christ) Ching的叶。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及须根,阴干或晒干。
石韦叶柄长5~10cm,直径1~1.5mm。叶片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8~12cm,宽1~3cm,基部楔形,对称。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列紧密而整齐。主产长江以南各省区。
庐山石韦叶柄长10~20cm,直径1.5~3mm,近方柱形,略扭曲,有纵槽。叶片长10~25cm,宽3~5cm,略皱缩,叶缘常向内卷曲,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耳形,且不对称,全缘,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孢子囊群呈棕色圆点状,在侧脉间排列成多行,几乎布满叶背。叶片厚革质,硬而脆,易破碎。无臭,味微苦。主产于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省。
有柄石韦叶柄长3~12cm,直径1mm。叶片卷曲呈筒形,展平后呈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8cm,宽1~2.5cm,基部楔形,对称,侧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布满叶背。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浙江、江苏、江西、四川、湖北等省。
本品味苦、甘,性凉。归肺、膀胱经。功能利水通淋,清肺,止血。主治湿热淋病、小便不利、肺热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等证。凡热淋、石淋、血淋,症见小便淋沥涩痛,或尿中夹有砂石及尿血等均可应用。热淋可配车前子、木通等清热利湿通淋药; 石淋可配金钱草、海金沙、滑石等清热利湿排石药。由于本品又能止血,故血淋、尿血更为常用,每与山栀、白茅根、小蓟、蒲黄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药同用。临床还用石韦煎剂或片剂内服,治疗急、慢性肾炎及肾盂肾炎,服药后尿量增加,可使浮肿逐渐消退。对于肺热咳喘,本品能清肺热以化痰止咳平喘,如《植物名实图考》著录其“治痰火,同瘦肉蒸服”;《圣济总录》石韦散,则与槟榔等分为末,姜汤送服,治疗气热咳嗽。现代临床报道,治疗慢性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或兼咳血、咯血者,用石韦可使咳嗽减轻,出血停止,可单味制成煎剂、冲剂、糖浆服; 或与蒲公英、佛耳草、一枝黄花同用; 亦有与鱼腥草、百部配伍者。此外,近年来还试用石韦与红枣、甘草煎服,治疗因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能使白细胞升高。煎服,5~10g。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实验研究: 石韦全草含皂甙、蒽醌类、黄酮类、鞣质、绵马三萜和β-谷甾醇。
庐山石韦全草含异芒果甙、延胡索酸、咖啡酸等。有柄石韦全草含黄酮类、酚性物质、树脂、皂甙。
异芒果甙(口服0.48g,20天为一疗程)有较好的祛痰、镇咳疗效。动物试验,咖啡酸及延胡索酸有镇咳作用。

☚ 萹蓄   海金沙 ☛

石韦

石韦

蒙古名哈敦胡吉、伦布日拉勒、巴日古萨日梯克、唐𠯫尔扎德朱尔、孟和柴。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 Ching)、石韦 (Pyrrosia lingua Farwell)或有柄石韦 (Pyrrosia petiolosa Ching)的干燥叶。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及根,晒干或阴干。
本品味苦、涩,性凉、濇、燥、钝。有清热,解毒,燥脓,收敛之功效。用于
❶骨伤,脉断,创伤化脓,跌扑肿痛:与单叶绿绒蒿、三七、独一味,羽叶千里光,熊胆等配伍,制成七味单叶绿绒蒿汤或九味杜仲汤用。
❷烧伤:与酸模、浮叶眼子菜、禹粮土等配用。
❸诸中毒症:与瓦松、诃子等配伍,制成解毒剂用。

☚ 绢毛菊   独一味 ☛
000225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