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霜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霜寺 石霜寺座落于浏阳金刚乡双华山,建于唐僖宗乾符四年(877),为禅宗僧人庆诸所立。庆诸与裴休交情笃厚,建寺得裴休支持,因而寺院庞大,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宋时(987~1040) 临济宗禅师楚圆住持石霜寺,其法嗣再开创杨歧、黄龙两派,石霜寺即为临济宗杨歧、黄龙两支的祖庭。元明时寺宇衰落。清时一度中兴,雍正十三年 (1735)重修大佛殿,乾隆五十九年 (1794) 修山门、雨廊,光绪五年 (1879)重修大悲阁。1923年再次重修。1987年交佛教管理。之后,一次由长沙市佛协拨款2万元,一次由国务院补助5万元,对面积881平方米的大佛殿进行了重点维修,同时还修建了必要的附属设施。 ☚ 南岳大庙 密印寺 ☛ 石霜寺 石霜寺著名禅宗寺院。又名崇胜寺。位于浏阳市金刚镇石庄村霜华山上,为唐僖宗时 (874—888) 僧人庆诸所建,观察使裴休监造。僖宗的儿子出家于此,号普闻禅师。极盛时,住满千僧。裴休留有玉琢象笏在此 (原物已被破坏,仍留有残缺,存浏阳文化馆内)。宋代,禅宗临济宗著名僧人楚圆住此。楚圆有两大法嗣,各开一派,杨歧方会开杨歧派,黄龙慧南开黄龙派。日本禅宗临济宗的开创者明庵荣西就是黄龙慧南的八世法嗣,因此石霜寺为中日佛教界禅宗的祖庭。新中国成立后,被学校、工厂占用。1987年,发还给佛教管理,经长沙市佛教协会多方集资,进行初步维修。1991年,由国土管理部门划定范围,1995年列为省级重点寺院。2003年新修千手观音殿。后墙嵌有碑石16块。围墙内土地共计13850平方米。(参见“旅游文化·石霜寺” 条) ☚ 密印寺 云盖寺 ☛ 石霜寺 石霜寺又名崇胜禅林。位于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西北,居霜华山麓。唐乾符四年 (877) 由佛教禅宗青原系僧人庆诸(普慧) 创建,钦赐“崇胜禅林”,并派相国裴休监建。北宋初,禅宗南岳系之临济宗禅师楚圆住持此寺,其法嗣再开创杨岐、黄龙两派。两派视其为祖庭,成为当朝的著名寺院。12世纪末,杨、黄二派先后传入日本,日本佛教临济宗中严派视其为发源地。石霜与道吾、大光、宝盖四寺合称为浏阳佛门 “四大祖庭”。历代住持高僧,鼎盛时曾管辖大小寺院48处,僧侣最多达800余人。元、明时一度衰落。清乾隆年间重建庆诸塔基,各殿相继修复。1923年重修。1988年维修。2004年始全面维修。占地面积1385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依山逐阶而建,有大雄宝殿、关圣殿、观音殿、玉佛殿、钟鼓楼、天王殿、斋堂、方丈室等,建筑面积3648平方米。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构架,重檐歇山顶,覆小青瓦。匾书 “唐石霜寺”,传为唐僖宗御笔。门柱刻楹联: “石笋风回万壑松涛连五岳; 霜华水溢一溪琴韵和九韶。”寺内素藏八宝,亦称“内八景”。寺外四周环以狮子、浏翠、象王、凤翔诸峰,有虎扒泉、盐醋井、飞来塔、仙女晒鞋、仙人下棋、仙人推磨、打鼓岭、蛤蟆滴水(合称“外八景”)、连理樟、引路松、太子桥、笔架山等景点。飞来塔居凤翔峰峭壁上,形似花瓶烛台,为普慧墓地。1992年在山后发现七层天然溶洞,洞内景观引人入胜。 ☚ 桃树湾民居 王震故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