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雕阿弥陀佛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雕阿弥陀佛像

石雕阿弥陀佛像

北齐,初唐间。高327厘米。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药方洞西壁主尊造像。佛头挽磨光的低肉髻,短粗的脖子上刻三道弦纹,内衣双带在胸前系一结后向两边分垂,外穿双领袈裟。左手曲肱下垂以食指点膝,头微仰,结跏趺坐于圆角高台座上,脸形方圆,张口平视前方。此尊造像丰满圆润,刀法由平直刀变为圆刀,明显的棱角转折已消失,呈现出北魏向唐代过渡时期的特征。

☚ 石雕礼佛图   石雕胁侍菩萨像 ☛

石雕阿弥陀佛像

石雕阿弥陀佛像

唐。高393厘米。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万佛洞两壁中央主尊。头挽刻满涡纹的高肉髻,眉饰白毫相,长耳及颈,身着右袒式袈裟,衣褶条条凸起,颇有“曹衣出水”的意味。右手作施无畏印(手指现已残断),左手抚膝,结跏趺坐于覆仰莲高束腰须弥座上,目视前方,双唇微启,凝神沉思着,背光和头光由环带状分布的莲瓣纹、七个小化佛、蔓草形火焰纹组成。

☚ 石雕释迦牟尼佛像   石雕普贤菩萨像 ☛

石雕阿弥陀佛像

石雕阿弥陀佛像

北宋。高6米。四川省安岳县圆觉洞第16窟。阿弥陀佛赤足立于莲座上,头有螺髻,额间有白毫相,面容清秀,双目细长,嘴部线条柔和,两耳的轮廓线突出。身披通肩袈裟,身上的衣纹自然,袖口的皱褶富于装饰性。内着僧祗支。右手作说法印;左手作予愿印。上身微向右侧,头也自然向同方向扭转,其姿势和神态更像菩萨,端庄而柔美,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 安岳石卧佛   石雕观音菩萨像 ☛

石雕阿弥陀佛像

石雕阿弥陀佛像

北魏。通高194厘米。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第127窟正壁龛佛造像。佛高挽的头髻上刻满涡纹,贴身僧祗支在胸前打成蝴蝶结。外穿宽袖袈裟,下着百褶长裙,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指残,似为降魔印,结趺坐于台座上,宽大的裙裾飘落于座下。其眉间饰白豪相,长圆的面庞上,柳眉、细目、小嘴均显露着笑意,神态颇为温和。舟形的背光和圆形的头光上,饰满飘逸流动、翩跹对舞的飞天,浓烈的火焰纹,曲卷的蔓草纹及零星的散花。此尊造像造型秀美,雕刻手法高超,为我国石窟造像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对于此窟造像的创作年代,目前尚有争议,一些研究者认为是北魏,也有学者认为其应为西魏所作,究竟为西魏还是北魏,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 泥塑坐佛像   泥塑胁侍菩萨像 ☛
000053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