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达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达开1831—1863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清末广西贵县客家人。出身地主家庭。因当地土客相争,难以安身,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倾产加入拜上帝会,同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结为异姓兄弟,称天父第七子。1851年初,太平天国在金田村起义,任左翼主将,后封为翼王、五千岁,成为领导集团的重要成员。咸丰四年(1854年)秋冬,西征军在湖北、江西受挫,奉命赴援。他利用敌军弱点,湖口一仗,使湘军水师惨败,扭转了西征战局。1855年秋,敌军反扑武昌,守将告急,再次奉命西上督师。他审时度势,进攻江西,占领七府一州五十余州县,迫使敌军回救,武昌之围自解。次年,同秦日纲破江南大营,解天京之围。9月,天京事变,他责备韦昌辉滥杀无辜,遭韦忌恨,家属被害,只身逃往安庆起兵靖难。11月下旬回天京辅政,加封“电师通军主将义王”。洪秀全心存疑忌,封己兄长安、福二王予以牵制。1857年6月,石率“合朝文武好将兵”十多万人负气出走,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严重损失。他对天王尽弃前嫌的规劝和合朝文武的求援置之不理, 自树一帜转战赣、浙、闽、湘、鄂、云、贵、川等省。同治二年(1863年)5月,到达四川大渡河紫打地(今安顺场),为大渡河所阻,陷入清军的重重包围。他“舍命以全三军”,致书四川总督骆秉章,希望清政府“宥我将士,请免杀戮,禁无欺凌,按官授职,量材擢用,愿为民者散为民,愿为军者聚为军。”率子石定忠和宰辅曾仕和赴清军唐友耕军营,被解往成都,惨遭骆秉章凌迟处死,其所遗部属二千几百人也全部被杀害。

石达开

 广西贵县人,客家地主出身,因受土著地主排挤,入拜上帝会。1850年(道光三十年)夏率会众一千多人赴金田团营。次年1月参与发动金田起义,旋任左军主将。12月在永安(今蒙山)受封翼王、五千岁。后率军入两湖,下两江,克南京,功勋卓著。1854年(咸丰四年)奉命西援。次年在湖口大破湘军水师,乘胜夺回武昌。1856年6月与秦日纲部攻破清江南大营。9月杨韦事变起,家属被害,本人连夜逃至安庆,调兵讨韦(昌辉)。11月回京辅政。因洪秀全猜疑与安王福王挟制,于次年5月负气出走,率皖、赣精锐部队二十万独立行动,分散了太平天国军力。此后转战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1863年(同治二年) 5月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今安顺场附近)被清军包围。6月,自投清军,被解送成都,受酷刑死。
石达开

石达开

太平天国将领,精武术。道光中于衡阳授技,其拳术高用“弓箭装”,低用“悬狮装”,擅连环鸳鸯步,能环踢四周之敌。尝与名拳师陈邦森较技,陈三击石腹,腹软如绵,不能伤;迨石还击,陈适立石碑前,闪身让之,达开拳到,碑石即碎。

☚ 冯婉贞   白太官 ☛

石达开1830—1863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西贵县客家人。地主出身。因受当地土著地主排挤,难以安身,乃拜上帝会,与洪秀全、冯云山结拜成异姓兄弟,称天父第六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率众到金田团营。咸丰元年(1851年)一月参加金田起义,任左军主将。十二月在永安(今蒙山)被封翼王、五千岁。后率部众攻武昌、九江、安庆、天京(今南京)。咸丰三年(1853年)秋,奉命巡视安庆。次年西征军失利,受命主持军务。在江西湖口痛歼湘军水师,夺回武昌,使曾国藩陷于困境。咸丰六年(1856年)回师救援天京,与秦日纲会师,破江南大营,后奉命往武昌督师。同年九月“杨韦内讧”,急速返京,阻止韦昌辉滥杀,反遭害,遂连夜缒城逃出,家属遇难。洪秀全诛韦后,回京辅政。因洪秀全对他心存疑忌,于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末离开天京,走往安庆。途中发出告示“为沥剖血诚,谆谕众军民,自恨无才智,天国愧荷恩。惟矢忠贞志,区区一片心,上可对皇天,下可质古人。去岁遭祸乱,狼狈赶回京,自谓此愚志,定蒙圣君明”。发出号召后,得到众多人响应。不久,洪秀全削两兄王爵,送去镌刻义王金牌一道,表示尽弃前嫌,但他置之不理,带走皖赣精锐部队约20万人。后转战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湖北、四川等省。因缺乏后备基地,兵员不足,无力防御,流动作战,使战事被动失利。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今安顺场附近)被清军包围。粮尽援绝,为保全三军乃入清军求降。后在成都遇难。

石达开1831—1863

壮族,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金田起义前在家务农,并加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亲率4000人奔赴金田团营,转战疆场,累立战功。咸丰元年(1851年)三月,洪秀全在东乡称天王,定国号为太平天国,石达开受封为左军主将。同年十月,受封为翼王。他富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是太平天国最年轻的军事将领,曾成功地领导湖口、九江大战,获全胜。正当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节节胜利之际,其领导集团内部发生内讧,杨秀清逼封,韦昌辉滥杀,石达开被迫出逃,其在天京的家属全被韦杀害。诛绝韦昌辉后,石达开回朝辅政,由于政绩卓著,威望日高遭洪秀全猜忌,遂负气于咸丰七年(1857)5月率十万精兵出走,先后转战浙江、江西等地,几遭挫折,军力日薄。同治二年(1863)春,被清军堵截于大渡河安顺场,全军覆没。

石达开

太平天国首领之一。1831年生。1847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12月被封为翼王。1853年率兵西征,所向无敌。1854年回天京。1855年1、2月间大败湘军,11月至1856年4月转战江西,克50余州县。6月与诸军会攻清军江南大营。1856年9月天京事变后回南京协助洪秀全处理政务。1857年5月带兵20万出走。1861年进军四川,转战云贵,1863年5月14日在大渡河紫打地被清军围困,6月25日就义,其部2000余人被杀。

石达开

石达开1831-1863Shi Dakai

太平天国起义军领袖。原籍广东和平县,客家人。迁居广西,定居贵县那帮村。出身富裕农民家庭,父母早亡,终日勤于耕种,兼做生意。常受劣绅豪富欺凌,激发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不满。约在1845年至1847年(道光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间参加拜上帝会,成为一方首领。金田起义后,被封为左军主将,在永安加封翼王。在胜利进军途中,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定都天京不久,被派安庆安民,从实际出发,实行了一些诸如按亩输米,设关收税,择有声望者任乡官等政策,政绩卓著,颂声大起。当西征军陷入被动局面时,受命主持西征军务,先后在江西、湖口、樟村镇重创湘军,扭转了战局。1856年4月回援天京,破江南大营,随即西援武昌,乘胜歼敌。正当与胡林翼激战武昌之际,闻天京事变爆发,10月中赶回天京,严责韦昌辉杀人太多,韦昌辉不听劝阻,反欲加害,他只身缒城逃出,至安庆起兵讨韦。在天王洪秀全诛杀韦昌辉后,受诏回京辅政,很快稳住了大局。但因遭到洪秀全的疑忌和多方牵制,于1857年6月负气率太平军10数万自天京出走,造成太平天国分裂,给起义带来巨大损失。出走以后,虽仍使用太平天国旗号,在迂回作战的过程中,牵制不少清军,对太平天国克服危局起了一定作用,但长期孤军作战,没有周密战略计划,始终未能开辟出新局面。1863年(同治二年)5月,率军进入大渡河紫打地,陷入敌人重围,辎重尽失,粮食断绝,遂传令弃械,自己带着儿子和宰辅曾仕和等赴清营,被解往成都,临刑之际,神色怡然。

☚ 韦昌辉   金田起义 ☛
石达开

石达开1831—1863Shidakai

太平天国革命主要领导人之一。广西贵县那邦村人。出身于富农家庭。1831年3月(道光十一年二月中旬)出生。他自幼失去父母,读书未成,以耕种为业。1847年12月加入拜上帝会。与洪秀全等结为异姓兄弟,为天父第七子。1850年7月率众千人从贵县赶至金田“团营”。1851年1月金田起义,任左军主将。12月,在永安被封为翼王,五千岁。此后,作为前敌将帅,挥军趋湖南、攻长沙、克岳州,破武昌、下南京,战功卓著。1853年秋、奉命出巡安庆,张榜安民,设官征税,开科取士,以当地人为乡官,受到百姓欢迎,稳定了安徽局势。年底回京。次年11月西征军受挫,遂督师西援。1855年1月在湖口大败湘军。4月克武昌,11月率军入江西,攻占江西八府50余州县,扭转了整个西征战场的形势。1856年4月,回援天京(今南京),6月与各路大军共破清军经营三年之久的江南大营。7月再次督师西进,主持湖北军务。9月天京事变,他对韦昌辉滥杀无辜不满,遭韦追杀,只身缒城出逃。其留驻天京的家属全部被杀。11月韦被诛,洪秀全召石达开回京辅政。不久,遭洪秀全猜忌,于1857年6月率十万太平军精锐负气出走。他转战江西、浙江、福建,再转江西、湖南、广西。1860年9月彭大顺、朱衣点等率众20万返回太平天国。1861年10月,他率4万余众再出广西,转战湘、鄂、贵、云、川。1863年5月至大渡河畔紫打地(今安顺场附近),为清军围困。石自投清营,请求宽容其部下,自愿受死。6月25日,石在成都被四川总督骆秉章杀害。

☚ 翁同龢   慈禧太后 ☛

石达开1831—1863

太平天国领导者之一。客居广西贵县。地主出身。1849年参加拜上帝会。1851年1月参加领导金田起义。12月于永安(今蒙山)被封为翼王、五千岁。1854年领军西征,屡败湘军。1856年6月击溃清江南大营。“杨韦事变”中险为韦昌辉所杀,韦被处死后回京辅政。1857年5月因天王猜忌,率军20万出走,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安顺场)欲与清军谈判,被捕,旋被杀。

石达开1830~1863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西贵县客家人。与洪秀全、冯云山结拜成异姓兄弟,称天父第六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率众到金田团营。十二月参加金田起义,任左军主将。次年十二月在永安(今蒙山)被封翼王、五千岁。后率部众攻武昌、九江、安庆、天京(今南京)。咸丰三年(1853年)秋,奉命巡视安庆。次年西征军失利,受命主持军务。在江西湖口痛歼湘军水师,夺回武昌,使曾国藩陷于困境。咸丰六年(1856年)回师救援天京,与秦日纲会师,破江南大营,后奉命往武昌督师。同年九月“杨韦内讧”,急速返京阻止韦昌辉滥杀,反遭害,遂连夜缒城逃出,家属遇难。洪秀全诛韦后,回京辅政。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末,负气率10万太平军转战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湖北、四川等省,历时6年,行程数万里。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今安顺场附近)被清军包围。粮尽援绝,为保全三军乃入清军求降,后在成都遇难。

石达开

石达开

八集电视连续剧。广西电视台录制。编剧刘昆俞、覃能略等。导演王永臣。主演陈继明。摄像陈绳恺、邝国亨、刘奋强。制片莫里林、邓贵德。表现了石达开从揭竿起义到天京事变、离京出走直至最后失败的经历,塑造了石达开的英雄形象,从一个侧面歌颂了太平天国起义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功绩,同时也揭示了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1986年在广西电视台播出,1988年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民族团结奖,1990年获振兴”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电视艺术概述   绿风 ☛

石达开

石达开1831—1863

乳名亚达,广西贵县人,母系那帮村壮族。早年丧父,靠母亲抚养成人,幼年时曾念过几年书。稍长,在家务农,兼做生意、烧窑、开矿。秉性正直,善交往,待人和气,见义勇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参加拜上帝会,成为太平天国革命领导核心之一。金田起义时,率领四千余人赴金田团营,累立战功。咸丰元年(1851年)三月,在武宣东乡受封为太平军左军主将,十月在永安封为翼王、五千岁。咸丰三年(1853年)一月攻克武昌,督率水师长驱东下,直捣南京。1854年督师西征,英勇善战,与秦日纲、罗大纲等在湖口打败曾国藩湘军,夺回武昌,接着攻破江南大营。1856年杨韦事件后,回天京辅政,后因天王猜忌,被迫出走,先后转战于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同治二年(1863年)春夏被清军堵截于大渡河安顺场,粮尽援绝,被俘。6月25日在成都遇害,就义时,“坚强之气溢于颜面”,时年32岁。

☚ 韦昌辉   韦俊 ☛
石达开

石达开1831—1863

太平天国领袖之一。广西贵县客家人。地主出身。有文才武略,因受当地土著地主排挤,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金田起义时任左军主将。12月,在永安封为翼王。后参与攻克武昌,督军取九江、安庆、南京。定都天京后,协助东、北王佐理朝政。1853年秋,巡视安庆并攻占皖西南20余县。1854年秋,奉命驰援西征太平军,率军驻守湖口。1855年1、2月间,大败湘军水师,扭转了西战场的不利局面。4月,回师东向,与秦日纲等合力攻破江南大营。6月,又率部西进湖北。杨韦事变后,回京辅政,但遭到洪秀全的猜忌。1857年5月,从天京出走,率精锐部队约20万人独立行动,给太平天国革命造成严重损失。后转战于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1863年5月,所部数万人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今安顺场) 陷入清军重围。6月13日,带亲信数人及5岁儿子石定忠投清营,25日在成都被杀害。

☚ 杨秀清   陈玉成 ☛

石达开1831—1863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广西贵县那良村人。壮族(一说祖籍广东客家人)。早年丧父,因家境尚较丰裕,故能自动攻读诗书,颇通文辞,曾赴省应试,举孝廉。平日喜言兵,精通兵法。道光(1821—1850)末年,闻洪秀全、冯云山来贵县传教和秘密发展革命组织,遂走谒秀全,愿“悉毁其家以助饷”,并与秀全等结为兄弟。在贵县一带积极宣传拜上帝会教旨,广结会众,鼓动推翻清朝腐败政府。道光三十年(1850)秋,率会众赴金田。咸丰元年(1851)正月,金田起义爆发,三月,洪秀全在东乡自尊天王,被授左军主将。九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城,晋封翼王、五千岁,任前线指挥。率勇将林凤祥、李开芳等先后攻占武昌、黄州、九江、安庆、芜湖、和州,直下金陵(南京),连战皆捷,清军闻风丧胆,称其为“石敢当”,所至争避之。三年(1853)二月,率军攻陷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奉命赴安庆一带抚民,所到之处,缉盗贼,严军旅,抑制豪暴,赈恤贫民,使百姓各安其业,甚得民心。是年十一月,受命还京襄理朝政。四年夏秋,清湘军统帅曾国藩率水陆两师陷武昌。受命督军赴援,于九江勇挫湘军,杀清参将童添云,继诱敌水师深入鄱阳湖,乘夜在湖口驾小舟纵火烧敌坐营,使显赫一时的湘军水师溃不成军。翌年二月,收复武昌。十月挥军江西,所到之处,闻风归附,使曾国藩龟缩南昌惶急无策。六年三月,回师破清江南大营,解天京围。复赴武昌督师。后因天朝发生杨、韦内讧,韦昌辉滥杀无辜,被密诏回京制止韦之所为,韦不听,反欲加害,遂出走安庆。后闻母、妻被戮,驰书天王,欲集皖赣之兵,回朝伐罪。洪秀全执杀韦昌辉后,受命回朝辅政,加封电师通军主将义王。理政有方,秉公行事,朝野倾服。因洪秀全猜忌,暗以亲族福、安二王掣肘,使政令难施。知久留京中自存难保,于七年五月率师复奔安庆。以后数年,转战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湖北、贵州、云南等省,使朝廷顾此失彼。因始终没有建立牢固的根据地,军队疲惫,力量削弱。同治二年(1863)春,自滇入川,渡金沙江,至紫打地(今安顺场),因未能抓紧时机抢渡大渡河,深入四川腹地,被清军抢先堵截,进退维谷,粮罄弹绝,受招安被执(一说率勇士数十突围被缚)。是年四月,于成都遇害。

石达开1831—1863

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贵县客家人。祖籍广东。父母早亡,自幼读书未成,以耕种为业。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加入拜上帝会,与洪秀全等率众起义。1851年金田起义,擢左军主将,封翼王、五千岁。1854年冬,太平军西征受挫,湘军进逼九江。翌年初,率水师赴援,大败湘军水师。同年秋,转战江西,攻克州县五十余处。1856年6月,与秦日纲等攻破江南大营。杨韦事件后,天王洪秀全召他回天京(今南京)辅政。次年6月,因遭天王猜忌,他负气出走,率十万太平军精锐之师单独行动,拟往四川,沿途张贴布告,表露对天王不满。1858年率军入浙,又进福建,向湖南进发。1862年自湖北利川向四川进发,转战云、贵。1863年春,兵分三路向四川进攻。5月,进至大渡河紫打地(安顺场),陷入重围,几次抢渡失败,兵马丧失大半。6月投清总兵唐友耕营,后在成都被四川总督骆秉章杀害。

石达开1831—1863

清代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西贵县客家人,祖籍广东和平县,先世迁居广西。地主家庭出身。洪秀全到贵县传教,加入拜上帝会。清道光三十年(1850)率一千多人到金田团营。十二月与洪秀全等共同发动金田起义,遂后被封为左军主将。咸丰元年(1851)十一月在永安(蒙山)封为翼王、五千岁。四年十一月西征军受挫,他督师增援,十二月,在湖口战役中大败湘军水师。六年五月与秦日纲共破江南大营。天京事变后,回京提理政务,被加封为“电师通军主将义王”。因遭天王猜忌,于七年五月初负气从天京出走,率十万精兵远征西南,给太平天国革命造成严重损失。后转战于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战事被动失利。同治二年(1863)三月二十七日转战至四川大渡河畔紫打地(今安顺场),陷入重围,抢渡失败后,于四月底自投清营,幻想舍命全军。五月十日在成都受凌迟死刑,英勇就义。其部属亦被敌人全部杀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