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蛇出南海[治今广东广州市]水旁山石间。其形盘屈如蛇也,无首尾,内空,红紫色。又似车螺,不知何物所化,大抵与石蟹同类。
宋·苏颂《本草图经》(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四引)
石蛇本经不收,始自《开宝本草》添附,其色如古墙上土,盘结柤䔧大,中空,两头巨细一等,无盖。不与石蟹同类,蟹则真蟹也,蛇非真蛇也。今人用绝少。
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五
【评】石蛇为腹足类化石。至迟到宋代,已有关于石蛇的较详细地记述。寇氏认为石蛇非真蛇所化。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脊椎爬蟲部 > 蛇 > 石蛇
石蛇 shíshé
蟲名。盤曲似蛇。《格致鏡原·昆蟲類·蛇》:“《華夷珍玩考》:‘石蛇,盤曲似蛇,但無首尾,内空,紅紫著色,又如車螺,雖與石蠏類同,不知何物所化,以左盤者爲善。’”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藥石 > 石蛇
石蛇 shíshé
蛇形石。因其形盤屈如蛇,故稱。入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石蛇》[集解]:“石蛇出南海水旁山石間,其形盤屈如蛇,無首尾,内空紅紫色,以左盤者良。”一説,蛇之化石。參閲《三才圖會·珍寳》。
石蛇shí shé
《本草纲目》石部第10卷石蛇(9)。药名。为海中古生物的化石,其形类蛇。
【性味】咸,平,无毒。
【功用主治】解金石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