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臞学派
清代王念孙创始的学派。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八岁读毕 《十三经》,旁涉史鉴。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转工部主事,升郎中,后任山西运河道,永宁河道等职。念孙幼从戴震习文字训诂之学,治经熟于汉学门户,手编《诗三篇》、《九经》、《楚辞》之韵,分古音为二十一部。著《尔雅疏证》,以古音求古义,引申触类,认为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本字,则涣然冰释,否则不能通其义。他还精于校勘,作《广雅疏证》,校正讹字五百七十八,脱字四百九十一,先后错乱一百二十三,往往一字博及万卷。另著有《群经字类》、《释大》、《方言疏证补》、《雅诂表》等。念孙之学由其子引之承传,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于音韵训诂亦有很深造诣,世称高邮王氏父子。引之以小学之书皆释名物实义,经传语词则义不明,乃博考九经三传及周、秦、西汉之书,编次为《经传释词》,以补《尔雅》、《说文》、《方言》之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贾田祖、朱彬、宋锦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