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
中篇历史小说。施蛰存著。初载于1931年2月《小说月报》第22卷第2号。初收于1932年1月新中国书局版《将军的头》。作者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水浒》中梁山泊好汉石秀的形象重新进行了塑造。小说选取的依然是《水浒》中石秀向杨雄告发潘巧云与报恩寺和尚裴如海私通,最后由杨雄杀掉潘巧云的情节,但石秀的动机不再是好汉的正直、仗义和嫉恶如仇,而是由性欲引发而出的嫉妒。石秀一住进杨雄家,便被潘巧云的姿色所引诱。他几乎不能自持,以至跑进勾栏把娼女的脚踝当作潘巧云的脚踝狂吻。当发现潘巧云与裴如海私通后, “下意识的嫉妒、炽热的爱欲,纷纷地蹂躏着石秀底无主见的心”。于是, “嫉妒戴着正义的面目”,促使石秀向杨雄告发这桩丑事。弗洛伊德学说使作者很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分析。石秀“性的冲动”, “爱”的苦闷以及目睹潘巧云被杀时的变态的“爽快”,都表现得细微而曲折。但由于作者“只用力在描写一种性欲心理”(施蛰存《将军的头》·自序),小说重新塑造的石秀形象,尽管它在艺术上有某些长处,但作为历史小说却失于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