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柳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柳邓?—1796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松桃厅(今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塘人。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实行“改土归流”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深受封建剥削与民族压迫之苦,与清政府矛盾日益激化。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他与酝酿起义的白莲教取得联系,提出“逐客民、复故地”口号,约定次年正月十八起义。不料消息走露,遂在正月十三提前发动,占据大塘、长行铺等地,包围正大营、盘石等清军据点,并指挥万余人围攻松桃城。旋因清军大兵压境,率主力转移湘西,与当地起义军首领石三保会合,用游击战打击敌人。不久,楚、川、陕开始爆发白莲教起义,他率部固守乾州(今湖南吉首)、平陇,准备待机反攻清军,配合白莲教起义军。十月,清军在叛徒吴陇登带领下围攻平陇,他率军与敌人抗争三月,后因头部受重伤被俘牺牲,余部退入山中坚持斗争。 石柳邓1737—1797清乾嘉年间(1795—1797)苗族人民起义首领。贵州松桃厅(今松桃县)人,出身贫困,好习武,正直刚强。乾隆五十八年(1793)湘黔川鄂四省边区旱灾, 四川秀山县杨姓大地主勒逼佃户交租, 他率领本寨群众与青龙屯汉族一起攻破地主庄子, 没收地主财物与积粮,并迎击前来镇压的清军,声势日大。五十九年底,与石三保一起,召集吴八月、吴半生、吴陇登等人开会,决议五人分五路攻打清军营寨与州城。原定翌年二月起事,因事泄,提前在正月中旬爆发起义。曾率领苗族群众一万多人,击溃来犯清军,围困松桃厅城,战斗很快发展到四川秀山县的洪安汛, 南面至铜仁府川洞场和桃映场。后又率军辗战松桃、永绥、凤凰、乾州等地,斗争持续了两年之久。嘉庆元年(1796)冬, 清军包围乾州厅的平陇寨, 石柳邓等人率军激战一月余, 被迫退守石隆, 同年十二月初五(1797年1月2日), 在巷战中壮烈牺牲。 石柳邓?—1797清朝乾嘉年间苗民起义领袖。1795年与石三保、吴八月等领导黔东北和湘西苗民起义,1797年1月在湘西战死。 石柳邓1737—1797清乾隆嘉庆年间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松桃大塘人。苗族。家贫,靠耕种少量土地和卖草鞋为生。少时习武,正直刚强。乾隆五十八年(1793),与四川秀山县青龙屯汉民一起,抗粮抗租,捣毁土司衙门,分土司财物。受白莲教反清斗争影响,于次年十二月联络湖南永绥(今花垣)苗民※石三保、乾州(今吉首)苗民※吴八月等,议定翌年正月十八日同时起义。提出“穷苦兄弟跟我走,大户官吏我不饶”的口号。事泄,提前于正月十三日在贵州大塘汛起义。围正大营、嗅脑营和松桃厅城。聚众万余,并进入四川秀山境内。惩治贪官豪绅。思南、印江及镇远48溪地方苗民纷起响应。嘉庆元年(1796),据险抗击云贵总督福康安与四川总督和琳所率两湖、两广及云、贵、川7省兵力的进攻。后遭新任清军统帅额勒登保军围攻,平陇、乾州失陷,退守石隆。十二月(1797年初),在一次战斗中,头部负伤,不幸牺牲。起义失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