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东尼奥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安东尼奥尼

安东尼奥尼1912—Antonioni,Michelangelo

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现代电影大师。生于费拉拉。出身于富裕家庭。大学时期就热爱电影。1939年到罗马,开始涉足电影。1940年初,成为《电影》杂志的编辑,并于罗马实验电影中心学习三个月。此后为新现实主义导演罗西里尼和桑蒂斯撰写电影剧本,担任过马赛尔·卡尔内《夜间来客》(1942)的助理导演。1943年,正值意大利孕育着新现实主义电影时,开始其导演事业。他最初拍摄了一系列纪录片,最著名的有《波河上的人们》(1943)、 《联合国》(1948)。初期影片即显露出理性主义倾向。1950年,导演第一部故事片《一个爱情的故事》,接着拍摄了《被征服的人》 (1952)、 《不戴茶花的女人》(1953)、《女友》(1955)、《叫喊》(1957),影片具有一种分析研究的性质和冷静审视的态度,逐渐形成一种很富个人特色的笔调与风格;注重表现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凭借人物的生存方式来刻划人物的内心。《叫喊》作为安东尼奥尼确立风格的作品,成为他此后一系列名作的先声。1960年拍摄了其里程碑式的影片《奇遇》,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引起世界性轰动,评论家惊呼:“持续了二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情节律在《奇遇》的第一批观众面前崩塌了。”从而开创了现代主义电影的无情节传统。这部影片与其后的《夜》(1961 )、《蚀》(1962)一起组成著名的现代爱情三部曲,确立了安东尼奥尼电影大师的地位,也是心理现实主义电影的巨大成就。在这三部影片中,他集中表述了对现代人感情确实性的怀疑,同时在电影语言方面,象征与整体隐喻的运用已渐趋纯熟,影片的创作倾向明显地背离新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此后他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彩色片《红色沙漠》(1964),影片的色彩表现构成一个完整的象征系统,被电影史学家称为世界电影史上罕见的一部彩色片。影片用存在主义的视觉形式表现人物观察世界的方式与生存方式。以此为开端的四部影片即《红色沙漠》、《放大》(1966)、《扎布里斯基角》 (1969)、 《旅行者》 (又译《职业:记者》(1975)不仅风格在演变,而且主题上也超出用旧式观念考察现代人的领域,进入对现实的本性的探讨。影片重视电影影像真实性的力量,很少依赖特写镜头、其他电影技巧或光学效果,而依赖场面本身,象征和隐喻仍是其视觉语言的核心,形成一种质朴而充满理性的影片风格。1973年应邀来中国拍摄一部纪录长片《中国》,此片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这件事对后期的安东尼奥尼不无影响。此后,除一部电子实验片外,仅于1980年拍摄了《一个女人的证明》,评论界认为该片只证明了一位大师悲剧性的跌落。

☚ 伯格曼   费里尼 ☛
000012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