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挥1915—1957

天津人
著名戏剧、电影艺术家。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译有《一个演员的手册》。
原名:石毓涛

石挥

我记忆中的石挥
“苦干”时期的石挥
著名电影演员——石挥
忆石挥
李纬
辛安
博石
石增祥
文汇报1980年9月25日
人民戏剧1980年4期
大众电影1980年9期
江苏戏剧1981年4期,*大成1981年92
艺术上的良师益友
我所了解的石挥
难得的好演员
“话剧皇帝”——石挥
论石挥
《石挥谈艺录》序
石挥(1915-1957)
石挥
白沉
叶明
徐昌霖
刘帼君
石增祥
黄佐临
沈通
旸晟等
电影艺术1982年10期
电影艺术1982年11期
电影艺术1982年11期
戏剧与电影1983年3、4期
江苏戏剧丛刊1984年5期
中国电影年鉴(1982)第186页
中国电影年鉴(1982)第203页
中国电影演员百人传第50页

表演艺术家石挥陈同艺影事春秋第1辑第141页

石挥

表演艺术家石挥二三事
回归自然——石挥生平片断(1—7)
黄佐临
余之
中国电影时报1987年8月8日
中国电影时报1987年9月5、12、19、26
日,10月3、10、17日
石挥的艺术才华和他的艺术之路
石挥的才华和成才之路
石挥和电影《天仙配》
“话剧皇帝”的情恋曲
石挥
艾以
艾以
时白林
余之
剧坛1986年1期
剧坛1986年2期
戏剧界1987年2期
名人传记1990年8期
中外影星第188页
已故电影表演艺术家石挥获中国电影世纪奖
石挥
石挥(1915—1957)
李维民主编
叶明
京声 溪泉
中国人物年鉴(1996)第58页
中国电影家列传(二)第67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298页

石挥

 天津人。原名毓涛。早年在北平铁路做工。后考入北平铁路大学,积极从事课余演出活动。毕业后,参加北平话剧团。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剧艺社。曾主演《秋海棠》,红极一时,被誉为“话剧皇帝”。抗战胜利后,入文华电影公司,主演《腐蚀》、《关连长》等影片。建国后,导演《我这一辈子》、《鸡毛信》等,并创作电影剧本《雾海夜航》。

石挥

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家。1915年生,1957年逝世。天津杨柳青人。20世纪40年代开始演戏,参加过《大雷雨》、《蜕变》、《大马戏团》、《夜店》等戏的演出。1947年后转入电影,自导自演的《我这一辈子》是其代表作。

石挥

030 石挥1915—1957

戏剧、电影演员。原名石毓涛,天津人。1939年到上海,在上海剧艺社等担任演员,主演《正气歌》、《蜕变》、《大马戏团》等剧,并以饰 《雷雨》 中鲁贵一角知名。1941年从影,先后主演《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夜店》、《艳阳天》、《腐蚀》等12部影片。其表演自成一派,擅演青老年、正角、反派等各种角色,是难得的性格演员。在自导自演影片《我这一辈子》中,塑造了一个善良的北平旧警察形象。建国后主要担任导演工作,曾导演过《鸡毛信》、《雾海夜航》、《天仙配》等影片。《鸡毛信》荣获1955年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留有文集《石挥谈艺录》。

☚ 王人美   蓝马 ☛
石挥

石挥1915~1957

中国话剧演员、电影演员、导演。天津杨柳青人。
石挥在读初中时因家贫辍学,从事过列车服务员、影院小卖部售货员。1940年,他到上海参加中国旅行剧团。1941年秋,加入上海职业剧团。1942年加入苦干剧团,成为该团主力演员。在话剧演出中,石挥声名鹊起,有 “话剧皇帝” 的称誉。抗战胜利后,石挥又从事电影业。1952年加入上海电影制作厂。1957年,他在 “反右” 运动中逝世。
石挥是中国戏剧舞台不可多得的性格演员。他在《大马戏团》、《秋海棠》、《正气歌》等剧中创造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独具魅力。他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在形体、台词、人物心态处理中,善于将积累化为创造形象的细节。由他自导自演的电影《我这一辈子》,改编自老舍的原著,是中国电影史的一部杰作,被视为电影表演的经典之作,受到亚洲乃至世界影人的推崇。

☚ 崔嵬   舒绣文 ☛
000013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