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矫形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矫形器

矫形器

矫形器又称支具,是用于人体四肢或其它部位以预防、矫正畸形,治疗骨、关节、神经、肌肉疾患并补偿其功能的体外装置。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有:
❶稳定一支持,即通过限制异常运动保持关节的稳定性以恢复肢体的承重能力。
❷机动化,即通过某种装置(如弹簧、橡筋或利用其它外源力)来代偿肌肉功能,使麻痹的肌肉产生运动。
❸矫正,通过力的作用矫正肢体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
❹保护,通过对病变肢体的保护使其维持正常的对线关系以促使病变愈合。
对矫形器的要求是治疗效果好,构造简单、轻便、耐用,安全可靠,无压痛或其它不良副作用,不影响固定范围以外的关节功能,透气性好,易保持清洁,穿戴时不引人注目,价格低廉,其中尤以治疗效果最为重要。
归纳起来,矫形器的治疗作用包括:
❶固定病变肢体,达到止痛、缓解肌肉痉挛,促使消炎或骨折愈合。
❷限制关节异常活动以改善功能。
❸矫正畸形或预防畸形的发生和加重。
❹减免肢体局部承重,促进病变愈合。
❺帮助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肌肉锻炼以恢复部分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❻通过牵引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在多数情况下,上述作用可以合并使用。
矫形器处方 要使矫形器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依靠骨科、康复医生与矫形器制作者的密切协作。矫形器处方医生应受过有关矫形学训练,除应掌握矫形器的基本知识外,还应了解各种矫形器的结构原理,正确掌握适应证。在开具处方时应深入了解病情,并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肢体存在的缺陷和解决办法。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和目前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在许多可用的矫形器当中选择一种最适合患者的品种。处方要求明确、不含糊其词,同时要切实可行。要将使用目的、固定范围、体位和作用力的分布等一一写明。在考虑适应证时,应对矫形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明确了解,凡是用其它治疗手段 (手术、药物、康复治疗等) 能获得更好效果的,就不应考虑使用矫形器,反之也是同样。当患者身体过分衰弱,或缺乏信心和主动性时,也不宜使用矫形器。
安装矫形器的过程 安装矫形器的过程包括:
❶处方前检查和诊断。
❷矫形器处方。
❸试穿前的治疗如理疗、医疗体育等,其目的为增加肌力、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协调功能,同时使一般体力得到改善,为使用矫形器创造有利条件。
❹矫形器制作,包括设计、测量、绘图、制取石膏模型、制作与装配。
❺试穿和初期适合检查,了解矫形器是否达到处方要求,适合、对线是否正确以及结构上、质量上是否存在问题并根据需要加以调整。
❻使用训练,包括教会患者穿脱矫形器,并根据不同品种进行功能训练。如上肢矫形器应教会患者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下肢矫形器需进行保持身体平衡、迈步、行走、坐下、起立、上下楼梯和正确使用拐杖步行的训练。
❼功能评定,由医生担任,认为合格后方能交付患者使用。
❽随访,一般三个月或半年随访一次以了解使用效果和病情变化,需要时可对矫形器作某些调整以保证其疗效。上述一系列工作应在医生、矫形器制作者和功能训练人员的配合下进行。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康复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矫形器的需求已较过去有所增加。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使矫形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由于采用了各种高分子材料和热成型、抽真空成型等新工艺,一批新型矫形器已广泛用于患者。此外气动、电动、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和环境控制技术也相继进入矫形器领域。
上肢矫形器 上肢矫形器主要用于补偿失去的肌力,扶持麻痹的肢体,保持或固定肢体于功能位,提供牵引力以防止挛缩,预防或矫正畸形。有时也可作为一种附上肢矫形器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即固定性(静止性)矫形器和功能性(能动性)矫形器。固定性矫形器没有可以活动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作固定肢体于功能位,限制异常活动,适用于上肢关节和腱鞘的炎症,促进骨折愈合等。功能性矫形器的特点是允许肢体有一定程度的活动,或通过支具的活动来达到治疗目的。有时,一具上肢矫形器也可兼有固定性和功能性两种作用。
功能性上肢矫形器的力源可来自自身,也可来自外部。自身力由患者肢体的肌肉运动提供,可通过自主运动,也可通过电刺激。外源力可来自各种弹性物如弹簧、橡筋、弹性塑料等,也可通过气动、电动或索控,后者系指用一根牵引索来使矫形器活动,例如,通过肩胛骨运动使肩带移动并拉紧牵引索而使手部矫形器活动。
手部矫形器 (1) 固定性手部矫形器 常用的有:
❶手指固定支具: 由带箍的铝板制成,可将手指固定在需要的位置(图1)。
❷基部对掌支具: 是一种将拇指保持在对掌位并限制掌腕关节背伸和内收的手部矫形器(图2),用金属或塑料板制成,腕部用皮带或尼龙搭扣固定。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支具与手部之间保持贴合。基部对掌支具也是一种上肢矫形器的基本结构,需要时可与较高位的矫形器相连接。适用于手部肌肉麻痹,失去对掌功能的患者 。


图1 手指固定支具


图2 基部对掌支具


(2) 功能性手部矫形器
❶指间关节伸展支具(图3):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指支具,用钢丝和手指垫板制成,可为指间关节挛缩提供伸展牵引力。
❷掌指关节背伸支具(图4): 由钢丝和金属板制成,利用橡筋将掌指关节向背侧牵引。适用于掌指关节屈曲性挛缩,掌腱膜挛缩和手内在肌挛缩松解术后。


图3 指间关节伸展支具


图4 掌指关节背伸支具


腕部矫形器 (1) 固定性腕部矫形器
❶护腕: 用皮革、金属条或塑料板制成,可将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背伸20度—30度,尺侧偏10度)。适用于腕下垂和腕关节炎症(图5)。
❷长对掌支具,系在基部对掌支具的基础上增加了前臂杆和近侧、远侧十字杆。其功能除使拇指保持在对掌位外,还增加了对腕部和前臂的固定作用。
(2) 功能性腕部矫形器系在长对掌支具的基础上增设一个腕关节铰链和橡筋助伸带。适用于伸腕肌麻痹,但屈腕和手部功能完好的患者。腕关节内收外展支具: 是一种用以纠正手部偏斜的矫形器(图6)。由前臂杆、手掌杆和橡筋组成,前臂杆与手掌杆之间形成一个能自由活动的交叠式铰链。通过橡筋的张力矫正手部的偏斜,橡筋则位于尺侧,向尺侧偏斜,橡筋则位于桡侧。


图5 护腕


图6 腕关节内收外展支具


肘部矫形器 (1) 固定性肘关节支具 后壳式肘关节支具: 主要作用为暂时将肘关节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用塑料板或皮革、金属条制成,固定范围为从上臂起直到腕部。这种支具不允许肘关节活动。
(2) 功能性肘关节支具
❶铰链式肘关节支具(图7):由金属条、肘关节铰链、皮革或塑料板制成,利用松紧布或橡筋帮助肘关节的屈曲运动。适用于单纯性肘关节
屈肌麻痹者,如肌皮神经损伤,神经变性病等。
❷轴承式前臂矫形器:又称为平衡式前臂矫形器,这是一种为使用轮椅的患者设计的,利用滚珠轴承提供支撑的装置(图8)。用以承受麻痹上肢的重力,使其保持平衡,从而使患者获得一定程度的功能改善,以便于进食和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其结构包括设在轮椅上的底座、金属支架、近侧和远侧轴承和前臂桡侧支持架等。使用这种矫形器时要求肩关节和肘关节仍有1级~3级的肌力,如肌力不足则需使用外源力。


图7 铰链式肘关节支具


图8 轴承式前臂矫形器


展支具(又称飞机架),可使肩关节固定在外展90° 的位置,同时允许肘关节屈曲约90°。此时,上肢的重量通过骨盆支座承受在髂嵴上方,并用两根皮带将矫形器固定在躯于侧。这种矫形器适合肩部手术后或臂丛神经修补术后短期固定之用(图9)。
❷翼状肩支具,其作用是对肩胛骨施加一定的压力,限制其向后移动。适用于前锯肌麻痹引起的翼状肩胛畸形以辅助恢复肩关节外展功能。


图9 肩关节外展支具


下肢矫形器 下肢矫形器可能用于以下目的:
❶固定病变关节。
❷预防或矫正畸形。
❸代偿失去的肌肉功能。
❹改善步态。
❺减免肢体承重。
❻促进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恢复。
❼巩固手术疗效。
❽用于因年龄过小暂不宜手术的患者。
❾作为手术前治疗措施。
❿增加美观。
下肢矫形器(不包括塑料矫形器)的基本结构包括金属支条,关节与关节锁、足底蹬板和固定装置。足底蹬板可与矫形鞋或足套相连接,使用足套时可更换不同的鞋(图10)。金属部件采用预制件,这样可缩短制作时间并使成本降低。近年来,下肢矫形器除关节和足底蹬板外,只要对强度无特殊要求,已广泛采用轻金属(铝合金)支条,其重量较过去的钢制支条明显减轻。


图10 足底蹬板的连接方式


下肢矫形器按其功能可分为限制性下肢矫形器、免荷性下肢矫形器和矫正性下肢矫形器三类。
限制性下肢矫形器
(1)小腿矫形器: 简称AFO,其固定范围为小腿上部到足底。分为
❶常规型小腿矫形器: 由两侧金属支条、踝关节铰链、足底蹬板、矫形鞋(或足套)和固定装置组成。踝关节铰链可根据病情需要设计成: 限制跖屈、帮助背屈式,适用于足下垂患者。限制背屈、帮助跖屈式,适用于小腿三头肌麻痹。自由运动式,适用于踝关节侧向不稳定如足内、外翻等。固定式踝关节,适用于连枷关节。在装配过程中,要求踝关节铰链的轴心与解剖踝关节轴心一致,即相当于内踝下缘至外踝中心的连线。如病情需要,小腿矫形器还可增设牵引簧或丁字带。
❷塑料小腿矫形器(图11): 系用热塑性塑料板材,按照石膏模型热成形或抽真空成形制成,用尼龙搭扣固定在小腿上部,需穿入鞋内使用。塑料小腿矫形器较常规型具有重量轻、美观、穿着时无响声。与肢体适合程度好等优点,但对石膏模型的制取和修整技术要求较高。此外还存在透气性较差以及制成后修改较为困难的问题。


图11 塑料小腿矫形器


图12 膝关节铰链锁
a.落环锁 b.凸轮锁


(2) 大腿矫形器: 简称KAFO,固定范围为自大腿上段到足底。其结构为在小腿矫形器的基础上增加膝关节铰链和铰链锁,并将金属支条延伸到大腿部分,通过大腿皮腰将矫形器固定。膝关节铰链常用的有伸展限制式和带锁式,伸展限制式允许屈曲但伸展受限于一定角度。此外还有多轴心膝关节铰链、自由运动式膝关节铰链和固定式膝关节等。膝关节铰链锁的用途是站立时保证膝关节的稳定性,开锁时允许屈曲以便坐下。常用的铰链锁有两种,一种为落环锁,一种为凸轮锁,以落环锁较为简便(图12)。膝关节铰链轴心的位置,由于正常膝关节屈曲运动中其轴心是不断变化的,故应放置在与正常膝关节屈伸运动时的平均轴心相对应的位置,即相当于股骨内、外踝最突出点的水平。多轴心膝关节铰链虽能提供接近正常的伸屈运动,但装配时对线要求较高。大腿矫形器适用于膝关节伸肌不全性麻痹和步行支撑期无力维持膝关节伸直的患者。
(3) 髋大腿矫形器: 简称HKAFO,是在大腿矫形器的基础上增设了髋关节铰链和骨盆带(图13)。这种矫形器通过不同结构的髋关节铰链,能有选择地控制髋关节运动,同时也提供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稳定。髋关节铰链有自由运动式、限制伸展式和带锁式。髋关节铰链轴心的位置应在股骨大转子最突出点以上2.5cm~4.5cm并略靠前处。髋大腿矫形器适用于整个下肢包括髋部肌肉麻痹者。


图13 髋大腿矫形器


图14 瑞典式膝反屈矫形器


步行的装置,通常采用双侧髋大腿矫形器与四杆式腰骶椎矫形器连接的形式。髋关节铰链、膝关节铰链均采用带锁式,踝关节铰链需限制在90°或使用固定式。使用截瘫支具时应注意安全,要避免局部过分受压,训练时应有专人指导和保护,同时也要加强上肢、腰背部和腹部肌肉的锻炼。截肢支具适用于第10胸椎以下的低位截瘫患者,对高位截瘫效果不佳。
(5) 膝关节矫形器(KO): 对于需要限制膝关节运动而不需限制踝、足运动者可使用膝关节矫形器,常用的有
❶护膝架: 相当于大腿矫形器的中间部分,其固定范围一般为膝关节上、下各20cm。主要用于限制膝关节的异常运动如膝反屈,膝侧韧带松弛等。
❷膝反屈支具:如瑞典式膝反屈矫形器(图14),由金属支架、腘窝垫、膝上和膝下压带组成,利用三点矫正原理将膝关节限制在伸直位。这种支具不影响膝关节屈曲,能方便地坐下,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反屈。
(6) 髋关节矫形器(HO): 固定范围包括整个骨盆和大腿部分,由金属支条、皮革或塑料板制成。这种矫形器常用来防止因脑性瘫痪引起内收肌痉挛而出现的髋关节内收,也可用于全髋关节换置后的恢复期以保持髋关节的正确位置。
免荷性下肢矫形器 当需要减少或免除下肢骨胳对体重的负荷时,可使用免荷性下肢矫形器,常用的有两种:
(1)髌韧带承重(PTB)矫形器: 用以减少或免除胫骨中段以下,包括踝关节和足部的体重负荷。其结构与常规型小腿矫形器相似,只是增加一个髌韧带承重托,承重托用塑料板材通过热成形法制作,其形状与PTB小腿假肢相同。穿戴后,体重即由髌韧带和胫骨上端传至承重托,然后通过两侧金属支条传至皮鞋上,故只有一小部分体重经过胫骨远端和踝关节。当患者需要完全免除承重时,可将患肢悬空,矫形器下端通过一个“马蹬”与地面接触,此时需将健肢垫高以便于行走。
(2) 坐骨承重矫形器: 适用于需要减免髋关节或股骨承受体重的患者使用,其结构类似于大腿矫形器,不同处为使用了一个四边形坐骨支座用塑料制成,其设计原理和结构特点均与大腿假肢四边形接受腔的上部相同。需要全部免除承重时也需使用“马蹬”(图15)。


图15 坐骨承重矫形器


矫正性下肢矫形器
(1)马蹄内翻足矫正支具: 又称丹尼斯-勃朗夹板,适合一周岁以下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婴儿使用。支具由两个“L”形足板和连结条组成,使用时先将双足固定在足板上,再将踝部固定在足板的直立部分,然后将两侧足板固定在连接条的两端。通过螺丝可调节足板的外旋角度,通过弯曲连接条还能使矫正力加大,此外病儿下肢主动交替屈伸运动也有助于增加矫正作用。
(2) 髋脱位外展支具: 由金属板、大腿皮套和背带组成,可使髋关节固定在屈曲外展位。供三岁以下先天性髋脱位的幼儿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后使用(图16)。另有一种用塑料板制作的髋脱位外展支具,结构简单,可供年龄较小的患儿使用(图17)。


图16 髋脱位外展支具


图17 塑料髋脱位外展支具(Von Rosen Splint)


(3) 膝内外翻矫正支具: 主要用于矫正小儿佝偻病引起的膝内、外翻畸形。由单侧钢支条、带锁的膝关节铰链、矫形鞋和牵引带组成。膝内翻将钢条置于肢体内侧,牵引带置于外侧,利用牵引带的拉力矫正畸形。膝外翻则反向安装。
脊柱矫形器 脊柱矫形器主要用于减轻局部疼痛,保护病变部位免受进一步损伤,支持麻痹的肌肉和预防、矫正畸形。其作用机制有三个方面:
❶通过对躯干的支持(包括软性支持如各种腹托、围腰等和硬性支持如金属板、条和塑料板等) 增加对腹内脏器的压力,从而减少脊柱及其四周韧带、肌肉的纵向负荷。
❷通过对躯干运动的限制,一方面是各种软性和硬性脊柱矫形器均可在三点作用力的影响下限制躯干的运动。另一方面,作为对矫形器这个外来刺激的反应而使躯干运动减少。
❸通过对脊柱对线的再调整,一方面依靠三点力的矫正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矫形器刺激的肌肉从不舒适的压力点“退让”而产生的矫正力。
脊柱矫形器除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外,如果使用不当,特别是在长期穿戴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某些副作用。常见的有肌肉萎缩、肌肉韧带紧张甚至挛缩等。预防的方法是穿戴矫形器应在医生指导和观察下进行。此外还应注意及早配合体育锻炼。
按照其功能,脊柱矫形器可分成固定性脊柱矫形器和矫正性脊柱矫形器两大类。
固定性脊柱矫形器
颈椎矫形器
❶围领: 用塑料或皮革制成,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感觉反馈提示病人限制头颈部活动。围领又可分为可调式和不可调式,可调式围领能调节颈椎的屈伸度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其适用范围为颈椎病和其它较轻的颈椎疾患(图18)。
❷颈椎支架: 包括塑料板或铝板制成的下颌托、枕托、胸托、背托以及前后金属支条和固定皮带。对颈椎有一定的固定和减荷作用,适用于颈椎病,外伤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颈椎不稳定等。
❸充气式颈托: 用前后两块塑料板按照模型制成,内设一个充气垫,患者自行充气后可将颈部上托,减轻颈椎的负荷,其适用范围与颈椎支架相同(图19)。
❹颈椎牵引带: 适合于颈椎病和颈椎间盘脱出患者作颈椎牵引用,以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减轻神经压迫(图20)。


图18 围领


图19 充气式颈托


胸腰骶椎矫形器 过去习惯称为胸腰椎矫形器,常用的品种有:
❶蝶式胸腰骶椎矫形器: 由两根背后条,两根侧条与骨盆托、胸托相连构成支架,再通过腋带和软性腹托将矫形器固定在腰背部(图21)。这种矫形器利用了两组三点矫正力,第一组为背后条、腋带和骨盆托,


图20 颈椎牵引带


图21 蝶式胸腰骶椎矮形器(Knight-Taylor Orchosis)


图22 铝质胸腰骶椎矫形器


图23 四杆式腰骶椎矫形器


第二组为软腹托、胸托和骨盆托,故可限制脊柱的屈伸和侧屈运动。适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静止的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以防止畸形发展和缓解腰背疼痛。
❷铝质胸腰骶根矫形器: 由六对左右对称的铝合金条 (胸围条、腰围条、髋围条、胸前条、侧条、背后条各一对),胸骨垫、耻骨垫和前后铰链组成(图22),可将脊柱固定于伸直位,限制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适用于辅助治疗下胸椎和腰椎骨折、结核静止期、类风湿性脊柱炎等。
腰骶椎矫形器 (1)硬质腰骶椎矫形器: 其基本结构包括胸托、骨盆托、两根背后条和软腹托,通过束紧软腹托增加腹内压并提供对腰骶椎的支持,称为双杆式腰骶椎矫形器,主要用以限制腰骶关节的屈伸运动。如需同时限制侧屈运动,则可增加两根金属侧条并与胸托和骨盆托连接,称为四杆式腰骶椎矫形器(图23)。
(2) 软质腰骶椎矫形器:
❶骨盆带: 用皮革或布类制成,环匝在髂嵴与股骨大转子之间,可使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保持稳定, 适用于骶髂关节炎、耻骨联合分离等。
❷围腰: 用皮革或帆布制成,围绕骨盆和腹部并用皮带束紧,在前、后面均用短金属条加固。由于围腰与人体有良好的贴合面,使腹腔成为一个闭合容器,故能缓解脊柱负担,其治疗效果类似于胸腰骶椎矫形器,是脊柱矫形器中最普遍使用的品种。适用于腰椎间盘脱出、陈旧性腰椎骨折、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劳损等下腰部疾患。
矫正性脊柱矫形器 (1) 胸腰骶椎过伸矫形器:由一个金属框架、胸骨垫、耻骨上垫和后胸腰垫组成。金属框架需符合身体形状,胸骨垫上缘应位于胸骨切迹以下1.5cm处,耻骨上垫下缘应位于耻骨联合上1.5cm处,当后胸腰垫束紧时,通过三点矫正力的作用,可使脊柱保持于伸展位(图24)。有的矫形器没有控制伸展力的微调机构,患者可自行调节伸展度。胸腰骶椎过伸矫形器适用于青年性脊柱后凸、老年驼背、轻度强直性脊柱炎等以缓解症状,矫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发展。


图24 胸腰骶椎过伸矫形器



骨盆座
图25 Milwaukee支具的颈环与骨盆座


(2) 脊柱侧凸矫形器: 主要用于治疗发育年龄各种原因引起的中度脊柱侧凸,以矫正畸形或预防畸形发展。常用的有两种。
❶三点力式侧凸矫形器: 以金属条或塑料制成的脊柱矫形器为基础,增加了矫正托或矫正带,适用于原发性曲线位于胸腰段的患者。
❷Milwaukee支具:由塑料或皮革骨盆座、三根直立金属条、颈环、喉托、枕托和压力垫(包括胸垫、腰垫、腋下带或肩环)组成(图25)。胸部压力垫为主要侧方矫正力,置于凸侧,其相对应的力上方由颈环、对侧腋下带或肩环提供,下方则由支具还具有纵向的牵引作用,试验证明穿戴支具仰卧时的牵引力为站立时的2.5倍,这是由于支具后支柱由桡曲位伸展所致。因此要求患者于夜间就寝时继续穿戴支具。骨盆座需按石膏模型制作,为了确保其基座的作用,必须掌握正确的修型技术,完成后的骨盆座应保持与骨盆紧密适合,无上下窜动或旋转,其上部深入腰际但不应压迫髂嵴,下缘前面较短,使坐下时不受限制,后面较长,以坐下时距椅面2.5cm为适当。支具制作过程中要经过仔细的试穿和调整,特别注意压力垫的位置和松紧度。在患者使用的初期仍需经常观察和作必要的调整,三个月内应每月检查一次,以后可三个月检查一次。Milwaukee支具要求每日24小时持续穿戴,淋浴和体育锻炼时可临时取下。一般需穿戴至骨胳生长停止时,在终止穿戴前应有一过渡阶段。Milwaukee支具适用于胸腰椎原发性曲线按Cobb法测定的角度为20°~50°的患者。
☚ 假耳(耳郭)   矫形鞋 ☛

矫形器

矫形器

矫形器是用于人体某些部位以预防、矫正畸形和治疗骨胳、关节、神经、肌肉疾病及补偿其功能的器械,包括支架、夹板等。对矫形器的基本要求,应是治疗作用好,轻便耐用,不影响固定范围以外的关节功能,不引起压痛,透气性好,穿戴不引人注目。其中尤以要求治疗作用好为主,包括:
❶固定病变部位,达到止痛、缓解肌肉痉挛、促进消炎或骨折愈合的作用。
❷限制关节异常活动,改善功能。
❸矫正畸形或预防畸形发生和加重。
❹减免局部承重,促进病变痊愈。
❺帮助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锻炼肌肉和恢复部分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❻通过牵引缓解神经压迫或矫正某些畸形。上述作用经常合并使用。要使矫形器发挥最好的作用,骨科医生必须与制作者密切配合,了解它的结构原理,正确掌握适应证和指导制作,包括使用目的、固定范围、体位和作用力的分布,以便设计和制作。制成后应经医生鉴定,使用中需定期复查和调整,以保证疗效
上肢矫形器 可分固定性、矫正性、功能性上肢矫形器三种。
固定性上肢矫形器 主要作用是固定上肢于功能位和限制骨折不连接的异常活动。适用于辅助治疗上肢关节及腱鞘的炎症,促进骨折愈合。包括各种手部固定支架、护腕、护肘支架、肩外展减荷支架(又名飞机架)等。
矫正性上肢矫形器 多采用弹簧钢丝、橡筋等弹性材料根据“三点矫正”的原理制成。主要用于矫正上肢,特别是手部关节或软组织的挛缩畸形。手部畸形比较复杂,应按具体病情设计。常用的有掌指关节屈曲及背伸支架、屈指肌挛缩矫形支架、手偏斜矫形支架等。
功能性上肢矫形器 是指稳定松弛的关节,代偿麻痹的肌肉功能,辅助恢复病人部分生活和劳动能力的器械,例如弹性桡神经麻痹支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继肌电控制上肢假肢之后,出现了利用电信号刺激引起肌肉收缩或利用压缩气体及电力为动力的外部动力功能矫形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下肢矫形器 有限制性和矫正性下肢矫形器。
限制性下肢矫形器 多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和脊髓损伤的病人,限制下肢关节某一方向的运动,代偿麻痹的肌肉功能,帮助站立、步行,并防止畸形的发展。常用的品种包括:
❶小腿支架: 由金属踝关节铰链、金属支条、固定装置、矫形鞋或足套构成。踝关节铰链可根据需要限制跖屈或背屈,例如马蹄足限制跖屈; 跟足限制背屈;连耞足则固定踝关节。有时还需增加牵引簧或丁形皮带以增加矫形作用。
❷大腿支架(图1): 由踝关节、膝关节铰链和金属支条、大腿固定装置、矫形鞋或足套构成。膝关节铰链可以加锁以保证膝关节稳定。对股四头肌麻痹合并髋部肌肉麻痹者,需增加髋关节铰链和骨盆带以悬吊支架和防止下肢旋转畸形。小儿大腿支架的两侧支条长度是可调节的,以适应生长的需要。
❸膝部支架:又名护膝架,结构与大腿支架相似,只是取消了踝关节和矫形鞋。这种支架适用于限制膝关节的异常活动,如膝反屈、膝侧副韧带松弛等。
矫正性下肢矫形器 常用的品种包括:
❶膝内、外翻矫正支架: 主要适用于矫正小儿佝偻病引起的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由皮鞋与单侧钢支架、带锁的膝关节铰链和皮质牵引带构成。膝内翻者钢条置于下肢内侧,牵引带置于外侧。利用牵引带的拉力矫正畸形。膝外翻者反向安装。
❷髋脱位外展支架(图2): 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先天性髋脱位幼儿,于手法复位后或蛙式石膏固定1~3个月后使用。
❸马蹄内翻足矫正支架:又名丹尼斯-勃朗夹板(Denis-Browne splint),适用于一周岁以下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婴儿使用。支架由两个“L”形足板和连接条组成。用时先将双足固定在足板部,再将踝部固定在足板的直立部分,然后将两侧足板固定在连接条的两端。通过螺丝可调节足板的外旋角度,通过弯曲连接条以增加矫正力。此外,病儿下肢主动地交替屈伸运动也有助于增加矫正作用。

图1 带髋关节铰链的大腿支架


图2 髋脱位外展支架


脊柱矫形器 是治疗脊柱疾病和损伤,矫正脊柱畸形的器械。常用的有以下四类。
颈椎矫形器
❶围领: 用塑料或皮革制成(图3)。适用于小儿环枢椎半脱位复位后及成人颈椎病等。
❷颈椎支架: 由塑料或铝板制成的下颌托、枕托、胸托、背托与金属支条、连接皮带构成。对颈椎有一定的固定和减荷作用。适用于颈椎病或外伤性、先天性颈椎不稳定。
❸颈椎牵引带: 适用于颈椎病和颈椎间盘脱出病人作颈椎牵引用,以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减轻神经压迫(图4)。
❹充气式颈椎支架: 在颈椎支架下方有气囊,充气后将头向上托起。病人可以自行充气、调节力量,也便于携带。适用于颈椎病(图5)。

图3 塑料围领


图4 颈椎牵引带


图5 充气式颈椎支架


胸腰椎矫形器
❶铝质胸腰椎支架(铝背心): 用外包塑料层的铝合金条,根据三点固定的原理制成。前面两个固定点分别位于上胸骨柄部、耻骨联合,后面固定点位于腰背部。其作用是将脊柱固定于伸直位,限制前屈、侧屈和旋转运动。适用于辅助治疗下胸椎和腰椎的骨折、结核、类风湿性脊柱炎等。
❷蝶式支架(Taylor brace):设有双侧肩带,可将上胸部与两肩部向背侧牵拉,固定脊柱于伸直位。适用于静止的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防止畸形发展和缓解陈旧性脊椎骨折引起的腰背痛。
❸胸腰椎伸展支架: 适用于胸腰段脊椎压缩性骨折、青年性脊柱后凸、老年驼背、轻度强直性脊柱炎,以缓解症状与防止畸形发展(图6)。
骨盆带与围腰
❶骨盆带: 用布或皮革制成。环匝在髂嵴与股骨大转子之间。适用于耻骨联合分离及骶髂关节炎的病人。
❷围腰: 用布或皮革制成。用以限制腰部和腰骶关节活动,辅助治疗腰椎间盘脱出、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劳损等下腰痛疾病。
脊柱侧凸矫形支架 主要用于治疗发育年龄,各种原因引起的中度脊柱侧凸,以矫正畸形或预防畸形发展。根据结构分为两类。
❶三点力式侧凸矫形支架: 以金属条或塑料制成的脊柱矫形器为基础,增加了矫正托或矫正带,适用于原发性曲线位于脊柱胸腰段的病人。
❷Milwaukee支架:是一种用皮革或塑料板按石膏模型制成的矫形支架。由骨盆座、金属条、下颌托和枕托构成。利用金属条的支撑力量来矫正侧凸畸形。在凸侧可加用矫正托或矫正带。由于儿童长期使用,下颌托可引起牙齿畸形,近年来多用喉托代替。Milwaukee矫形支架适用于胸腰椎原发性曲线按Cobb法测定的角度为20°~50°的病人(图7)。

图6 胸腰椎伸展支架


图7 Milwaukee支架

☚ 大腿假肢   矫形鞋 ☛
000084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