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隆裕太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隆裕太后1868—1913

清朝最末一位皇太后。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慈禧侄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为皇后。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随慈禧、光绪逃往西安。慈禧、光绪死后,立醇亲王载沣三岁之子溥仪为皇帝,改元宣统,尊其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并以载沣为监国摄政王。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乘机迫其交出政权。1912年2月12日,她被迫宣布清帝退位。

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
隆裕与载沣之矛盾
赵尔巽等
载 润
清史稿第30册第8931页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76页

隆裕太后

 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侄女。1889年(光绪十五年)被慈禧太后强立为光绪帝皇后。1908年光绪帝死,立载沣三岁幼儿溥仪为帝,尊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并以载沣为监国摄政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被迫宣布清帝退位。

隆裕太后1868—1913

清代光绪帝后。姓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侄女。光绪十五年 (1889) 立为皇后。三十四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去,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之侄溥仪为帝,兼祧为母后。溥仪继位时年仅3岁,载沣监国摄政,尊为皇太后,号隆裕,垂帘听政。与载津合谋,以实施新政为名,推行加捐加税、铁路国有等政策,激起国人反对。极力扩大皇族势力,排挤汉族官僚,拖延立宪,扩充军警,镇压革命。宣统三年(1911),当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宣告独立,袁世凯乘机以 “优待条件” 为诱饵之时,见大势已去,遂于1912年2月12日下诏宣布清帝退位。其后发现“优待条件”与袁世凯所言不符,终日抑郁,逾年而殁,清室谥为孝定景皇后。

隆裕太后1868—1913

清光绪帝皇后。叶赫那拉氏,满州镶黄旗人。慈禧太后侄女。1889年立为皇后。1908年光绪、慈禧死去,立溥仪为宣统皇帝,被尊为皇太后,垂帘听政。武昌起义后,被袁世凯乘机挟持,1912年2月12日被迫宣布清帝退位。

隆裕太后1868—1913

清末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侄女。光绪十五年(1889)立为光绪帝皇后。三十四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病死,立醇亲王载沣的三岁幼儿溥仪为皇帝,年号宣统,她被尊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并以载沣为摄政王。她任用皇族,排挤汉族,拖延立宪,扩充军警,引起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各省纷起响应。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乘机要挟她交出政权。1912年2月12日,她被迫宣布清帝退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