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
根据我国 “三步走” 的发展战略,我国将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发达国家正向知识经济迈进。我们要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实现我国经济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协调发展和转化。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 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
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要把握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尊重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更要瞄准国家战略目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的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它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具体包括创新资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的配置、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制度的建设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力促进和提高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水平,规模和效率是国家建设创新体系的基本任务。
国家创新体系可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其中,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国家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 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企业; 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指高等教育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有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 知识应用系统的主体是社会和企业,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
我国正在实施的多项科技、教育计划和工程,为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例如,《技术创新工程》 旨在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构; 《211工程》 旨在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等教育新体制等。根据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构想,建议在不断完善和继续推进 《技术创新工程》、《211工程》 和国家其它重点科技计划的同时,组织 《知识创新工程》,在国家宏观层面,形成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完整的总体战略布局。
通过实施上述 “三大工程” 和有关政策措施,实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 到2010年前后,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基本具备能够支撑我国科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能力,使我国国家创新实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