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伯牙海上感沧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伯牙海上感沧溟 《文选》卷十八嵇叔夜(康)《琴赋》:“田连操长。”唐·李善注引东汉·蔡邕《琴操》“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先生曰:‘吾能传曲而不能移情,吾师有方子春者善于琴,能作人之情,今在海上,子能与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从。’乃相与至海上,见子春受业焉。”《事类赋·琴》:“若夫水仙之引。”注引《乐府解题》:“《水仙操》: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之。 ’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涌,山林杳冥,怆然叹曰:‘先生移我情矣。 ’乃援琴而歌,曰作《水仙》之操,曲终,成连回,刺船迎之而还。 伯牙遂为天下妙矣。” 春秋时,琴师成连先生教授伯牙弹琴,为了激发伯牙的情感,诱导他创作出动人的乐章,成连携伯牙至蓬莱山,使海涌山林之气象感染他的灵性,妙悟琴艺,完成《水仙操》乐曲。后用为咏为提高琴艺而面海移情之典。 唐·吴融《风雨吟》诗:“伯牙海上感沧溟,何似今朝风雨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