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瞎子摸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瞎子摸象臣奉王命, 引彼瞽人,将之象所, 牵手示之。 中有持象足者,持尾者,持尾本者,持腹者,持胁者,持背者,持耳者,持头者,持牙者,持鼻者。瞽人于象所,争之纷纷,各谓己真彼非。 使者牵还, 将诣王所。 王问之曰:“汝曹见象乎?”对言:“我曹俱见。”王曰:“象何类乎?”持足者对言:“明王, 象如漆筒。”持尾者言:“如扫帚!”持尾本者言:“如杖!”持腹者言:“如鼓!”持胁者言:“如壁!”持背者言:“如高机!”持耳者言:“如簸箕!”持头者言:“如魁!”持牙者言:“如角!”持鼻者对言:“明王,象如大索!”复于王前共讼言:“大王,象真如我言!!” 镜面王大笑之曰:“瞽乎!瞽乎!尔犹不见佛经者矣!”便说偈言: “今为无眼曹, 空诤自谓谛,睹一云余非, 坐一象相怨。”
这是一篇举世公认的优秀寓言:一群瞎子(即瞽人,这里特指“生盲者”——先天性盲人),被一个叫镜面的国王召进王宫,让他们去用手摸一头大象,然后要他们回答大象好像什么。于是瞎子们各自按自己摸到的部位作了描绘——摸着腿的说大象好像漆筒子,摸着尾巴梢的说好像一把扫帚,摸着尾巴根的说像手杖,摸着肚皮的说像鼓,摸着腰胁的说像墙壁,摸着背的说像床(机是古代抬尸的床),摸着耳朵的说像簸箕,摸着头的说像小土山(魁陵即小丘),摸着牙的说像角,摸着鼻子的则说大象就如一条粗绳子。他们个个一口咬定别人的错了,自己的才对,面红耳赤争个不休。 这是个讽刺性的寓言。无论是最初在《佛说义足经》、《涅槃经》、《镜面王经》等佛经里,还是后来传播到世界各民族人民口头上,都是如此。寓言结尾镜面王的话点明了它的本来寓意:讽刺那些不知佛法的博大精深而自诩得道的臣民;在民间则常常用来嘲笑那些仅获得一知半解便自以为掌握了全部真理的浅薄之徒——这类人不过如摸象后自鸣得意的瞎子一样可笑!我们一定要克服主观片面性,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避免盲人摸象式的错误。 几千年过去了。人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人类面对这则古老的寓言,却惊讶地发觉它已不仅是专对某类人的讽刺性寓言,而可说是对人类探索宇宙真理的总图景的象征性写照了。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以人的智力真能揭开它无边的神秘么?现代极伟大的科学发现在鼓舞人类探索热情的同时又不断地打破人类的盲目自信,使人类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大困惑。爱因斯坦说:“大自然——或者更准确地说,实践——总是毫不留情并且很不友善地评判科学理论家的工作。它从来不对一项理论说‘对’,即使是最获青睐的理论也只不过得一个‘也许’的评价。”这等于说:人类只能不断接近真理, 而无法穷尽绝对真理。 这则寓言还赞扬了镜面王的智慧和教育方法。他的臣民们不信佛经而相信小道,他不是强迫他们接受或改变信仰,而是用盲人摸象的实事来使他们醒悟。所以故事中说他的智慧象恒河中的沙粒那么丰富。 这篇寓言在艺术构思上同样妙不可言,我们的视线全被一群瞎子的表演吸引:他们“持足”“持尾”“持腹”“持耳”地一番好摸,他们“如杖”“如鼓”“如壁”“如簸箕”地一通乱吵,是多么的鲜明如画,活灵活现,使人一见不忘。 佛教的某些教义已被现代文明淹没了,但佛经中的寓言依然闪耀着哲人智慧的光芒。当我们仰望星空,想到茫茫宇宙中小小星球上人类的生存、探索、困惑,再联想起这个古老寓言,我们的思想不是可以进到更高的层次吗? 了解程度 了解程度一向了解:素知 稔知 ☚ 了解的方面 非常了解 ☛ 瞎子摸象 瞎子摸象xiɑzi moxiɑnɡ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境内各地。许多孩子围成一个圆圈,其中一人用手帕蒙着双眼装成“瞎子”(或称老鹰),然后摸周围的人,被摸者不能出声,而让“瞎子”判断是谁。如果没有说对,继续再摸,如果说对了,就由被摸出者充当“瞎子”,继续循环游戏。 ☚ 瞎子捉跛子 瞎子跳井 ☛ 瞎子摸象xia zi mo xianga blind man feels an elephant—be unable to learn the whole picture 瞎子摸象a blind man feels an elephant—be unable to learn the whole picture;know only a tiny part of a big issue 瞎子摸象xìā zi mō xiànɡ义同“盲人摸象”。same as“盲人摸象”。 瞎子摸象xiā zi mō xiànɡ见“盲人摸象”。 瞎子摸象xiāzǐ-mōxiàng〔主谓〕 比喻观察事物以片面的观点来概括全面。《大般涅槃经》卷32载:相传有几个瞎子在抚摸大象的躯体,各人都只摸到身体的一部分,还都认为是其整体形象。柳建伟《都市里的生产队》:“报上把这些事件归罪于浮躁心理、文化素质太低,我以为这种结论是~得出的。” 瞎子摸象;夏虫语冰 瞎子摸象;夏虫语冰xiā zi mō xiàng;xià chóng yǔ bīng【上】典出《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相传几个盲人摸大象的身躯,仅凭自己所摸部位就妄断大象像什么,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观察事物以偏概全,得出错误的结论。 ☚ 疏慵愚钝;孤陋寡闻 以毛相马;以言取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