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办税务大臣
官名。清代末置。掌主关税政务。《清史稿·职官志》: “督办税务大臣,帮办大臣各1人,(以大学士、尚书侍郎充,后改大臣、副大臣充)。掌主关税,督率关吏。提调、帮提调、分股总办、帮办俱各1人。所辖: 总税务司、副总税务司各1人。税务司4人,副税务司6人,各关税务司59人,副税务司37人。初海关置监督。旋改归督、抚监督,名焉耳。自道光以来,海疆日辟,于是,始置北洋、南洋通商大臣,关道及监督隶之。亦有将军兼理者。咸丰以后,聘用英人威妥玛、美人斯密斯氏襄办税务,李泰国继之,派为总税务司; 凡海关俱置税务司、副税务司,是为海关募用客卿之始。时管辖之权属总理衙门。光绪二十三年 (公元1897年) 始设税务处、总税务司以次各官并受其节度。先是户关、工关分隶户、工两部,至是始以常关标名。嗣外部与本处定常关分设税局,50里外者归监督,50里内者归税务司,此内、外常关名称所由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