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态 醉态酣态 酒色 嵬昂 嵬峩 嵬峨 扶头 醉妆 酒醉时的情态:酒态 形容醉态:瞪眉瞠眼 酒醉欲倒之态:玉山倒 玉山颓 玉山倾醉山颓倒 醉的神情:醉意 酒意 酒酣微醉时的神态:眼花耳热 耳热眼花 男子醉倒的秀雅风姿:醉玉(醉玉颓山) 酩酊颓山 (醉后的神态:醉态) ☚ 醉样 舒服 ☛ 眼花耳热《辞源》源云:唐·李白《李太白诗·三·〈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宋·陆游《剑南诗稿·七五·野饮》:“眼花耳热言语多,霍然己醒如过烧。” 按,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补逸云:也作“耳热眼花”。南朝梁·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眼花耳热yǎn huā ěr rè眼睛昏眩,耳朵燥热。多形容饮酒微醉时的神态。唐·李白《侠客行》诗:“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宋·陆游《东山》诗:“眼花耳热不知夜,但见银色高花摧。”宋·陆游《野饮》诗:“眼花耳热言语多,霍然已醒如过烧。” 眼花耳热yǎnhuā-ěrrè形容人醉后眼睛迷糊、耳根发热的状态。 眼花耳热yǎn huā ěr rè见“耳热眼花”。 眼花耳热yǎnhuā-ěrrè〔并列〕 眼睛朦胧,耳朵燥热。形容酒酣的神态。唐·李白《侠客行》:“~后,意气素霓生。”明·刘基《前有尊酒行》:“~乱言语,元气耗牐肝胆倾。” △ 多用于酒后。 【近义】酒酣耳热。 也作“耳热眼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