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眼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眼睑yǎn jiǎn能够活动的眼皮盖,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也称睑,通称眼皮。1906年《博物学教科书》第二编:“蝮……眼无眼睑,而周围有鳞圈。”1907年孙佐译述《生理卫生新教科书》第十篇:“眼睑在眼球前,成上下二盖。”1919年汤尔和译《诊断学》下卷:“眼睑为半闭状,而病人容貌既如上述,为一种特异之状。” 眼的各部 眼的各部眼睛周围能开闭的皮:睑(眼睑) 眼皮 眼檐 眼泡(~红肿) 眼胞 眼唇 ☚ 眼睛明亮 眼珠 ☛ 眼睑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眼胞、睑、胞睑、睑胞、睥、目胞、睑皮、眼皮。为眼的最外部分,分上睑、下睑。《银海精微》卷上:“胞者,上胞也。睑者,下睑也”。故称上胞、下睑。眼睑能开合,具有保护眼珠及眼眶的作用。眼睑内应于脾,为五轮中之肉轮。又脾与胃相表里,故目之“上下胞,其上属脾,而下属胃”(《张氏医通》卷八)。因此中医学认为眼睑疾患,常与脾胃有关。 眼睑palpebra保护眼活动的皮肤褶。分为上眼睑、下眼睑和第3眼睑。上、下眼睑为眼球前方的皮肤褶(鱼类无),其边缘生有睫毛。第3眼睑又称瞬膜,位于眼内角的结膜褶。在少数鱼类、无尾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呈半透明状,活动时能遮住眼球。家畜的第3眼睑为内有软骨支架的半月形皱壁,常有色素。当动物闭眼或抬头时,第3眼睑可迅速覆盖至角膜中部,但迅即恢复原位。 眼睑分为上下两部。上睑较下睑大而宽。上睑上界为眉,下睑下界与颊部皮肤相连续,无明显分界。眼睑游离缘称睑缘。上下睑缘间的间隙是睑裂。成人睑裂长度为27~30mm,宽度平均为8~11mm。睑缘宽约2mm。分为前缘和后缘。前缘有睫毛2~3行,上睑有睫毛约100~150根,下睑有约50~75根。平视时,上睑睫毛倾斜度为110°~130°,下睑睫毛倾斜度为100°~120°。睫毛能保持3~5个月,新陈代谢。 眼睑 眼睑yanjian陆生动物眼球的前方,具有保护眼球不被外物侵害功能的结构,称为眼睑。眼睑由皮肤、肌肉 (眼轮匝肌有闭眼作用,睑板肌有提睑作用) 和结膜等组成,俗称“眼皮”。眼睑一般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在鱼类中,除软骨鱼和弹涂鱼具有类似眼睑的结构,但不能活动外,一般无眼睑,故眼球显露,无法闭合; 两栖类虽具有上下眼睑、但仅下眼睑和与其连接的瞬膜,靠眼球的陷入和突出动作而活动,可防止离水后受干燥和风尘的侵袭; 爬行类 一般都具有能活动的上下眼睑,但有些种类,如守宫和蛇等的上、下眼睑在中央愈合、并角质化,形成透明的板状,故不能活动; 鸟类除具有能活动的上下眼睑外,还有发达的“第三眼睑”(瞬膜)遮掩眼球,有保护鸟类在高空飞翔中免受风沙侵袭眼球的作用;哺乳类具有上下眼睑,眼的闭合主要靠上眼睑的下垂以覆盖眼球。瞬膜一般多已退化,针鼹无瞬膜。但有些种类,如鸭嘴兽、土豚、马、驯 鹿、猫和熊等仍有瞬膜。食肉目虽有瞬膜,但不能掩盖整个角膜。 ☚ 卵胶膜 鼓膜 ☛ 眼睑 眼睑yanjian俗称眼皮。分上睑和下睑,闭眼时遮在眼球前方,有保护眼球的作用。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睑裂。在内眼角附近的两睑缘上,各有一泪点。眼睑的边缘有一排睫毛,有阻挡灰沙的作用。眼睑的组织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和结膜。皮肤和结膜之间的睑板,为致密结缔组织,内有睑板腺,分泌油样物,有润滑作用和防止泪液外流作用。眼睑的皮下组织薄而疏松,容易发炎和水肿。当眼睑感染或患肾炎等症时,常可见显著的睑水肿。睫毛的皮脂腺有炎症时常肿胀形成麦粒肿。睑板腺阻塞时可形成睑板腺肿,亦称霰粒肿。 ☚ 眼球 结膜 ☛ 眼睑eyelid系眼球的附属结构之一。分为上睑和下睑,是眼球前方的皮肤皱襞,为保护眼球的屏障,由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睑板、结膜等5层构成。眼睑的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疏松,故发生局部炎症或心、肾等全身疾病时,此处较易发生水肿。临床上眼睑的疾病较多见,有的常对视力发生影响。眼睑疾病以感染为多见;外伤等亦较多。 眼睑eyelid是眼球的辅助结构。分上、下睑,其间的裂隙为眼裂。眼睑结构自外向内分五层: 眼睑yǎnjiǎn又名眼胞、睑胞、胞睑、睑、睥、目胞、睑皮、眼皮。为眼的最外部分,分上睑、下睑。眼睑能开合, 具有保护眼珠及眼眶的作用。 眼睑 眼睑眼睑位于眼球前方,分上、下眼睑,眼睑间的裂缝称睑裂。眼睑由皮肤、结缔组织、肌肉、腺和结膜组成,是保护眼球的重要结构。眼睑的游离缘称睑缘,是皮肤和粘膜的交界,有2~3列睫毛,并有腺的开口。 上眼睑和眼球前部 1.皮肤 2.眼轮匝肌 3.睑板(内含睑板腺) 4.睫毛腺 5.睫毛 6.Zeis腺 7.睑结膜 8.提上睑肌 9.Müiller肌 10.Krause腺 11.Wolfring腺 皮肤 薄而柔软,易出现皱褶。表皮薄,真皮有少数乳头突向表皮。有细毛、皮脂腺和汗腺。近睑缘处真皮较致密,并有高乳头。皮下组织疏松,富有细弹性纤维,黄种人含脂肪组织很少。睑缘有3~4列斜向生长的粗毛,称睫毛。这些毛没有立毛肌,有皮脂腺名Zeis腺,开口于毛囊。睫毛约100~150天更换一次。在睫毛毛囊间或后方有特殊的汗腺,称睫毛腺或Moll腺。此腺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分泌部直或稍弯曲,管腔大,由较扁的立方形腺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组成。导管较细,管壁成自二层上皮细胞,开口于睫毛毛囊。此腺的结构特点属顶浆分泌汗腺,分泌物的性质不明。 肌层 主要为眼轮匝肌,属骨胳肌,环睑裂排列,位于睫毛附近的部分称眼轮匝肌睫部,又称Riolan肌。眼轮匝肌受面神经支配,司睑裂开闭。上眼睑还有分散于眼轮匝肌与睑板之间的提上睑肌及其腱膜,它受动眼神经支配,能提上睑。另有来自眼外肌附近而伸入眼睑结膜和睑板上、下缘之间的上睑肌和下睑肌,又称Müller肌,属平滑肌,受颈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可使睑裂开大。 纤维层 由睑板和眶隔组成。睑板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板,上睑的宽10~12mm,下睑的宽5mm,是眼睑的支持结构。睑板腺或称Meibom腺埋藏于睑板中,垂直平行排列成行,具有皮脂腺的结构特点(参见“皮脂腺”条),上睑有30~40个,下睑有20~30个。每个腺有多个分泌部,藉短导管通连主导管(见图)。各腺的主导管成行开口于睑内缘。此腺分泌物含胆固醇酯和类酯,形成泪液膜的表层,有湿润角膜和滑润睑缘的作用。眶隔是介于眶缘骨膜和睑板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能阻挡眼眶脂肪组织入眼睑和阻止炎症扩散。 睑结膜 被覆眼睑内面,紧贴睑板,不能移动 (见图)。正常时此膜光滑透明,富有血管,显淡红色。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始于睑板腺开口后缘,有杯形细胞。固有层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常见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穹窿部的固有层与眼眶的脂肪组织相连不紧,使眼球能在结膜囊内自由运动。穹窿部的结膜反折贴附巩膜外面,即成球结膜。结膜半月襞相当于低等脊椎动物的瞬膜,是球结膜在睑内侧连合泪阜外侧形成的皱襞,表面被覆结膜上皮,内为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半月襞外面的上皮中含许多杯形细胞。 眼睑的血管和神经 动脉主要来自眼动脉的分支,分别称睑内侧上、下动脉和睑外侧上、下动脉,二者在眼睑内组成睑板动脉弓营养眼睑。静脉分别汇入内眦静脉(内侧)和颞浅静脉(外侧)。眼睑的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和上颌神经。运动神经有支配提上。肌的动眼神经分支和支配眼轮匝肌的面神经分支。还有颈交感神经的分支支配Muller肌、血管和腺。 ☚ 视网膜 泪腺与泪道 ☛ 眼睑yǎn jiǎneyelid; palpebr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