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眼球的结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眼球的结构

眼球的结构

人眼球前后径略长,约24毫米;横径及上下径均略短,约为20毫米。它是由三层不同性质的膜及其内的眼球内容物构成(见图1.13-1)。巩膜角膜层是眼球最外的一层膜,角膜在眼球的正前方,是透明的组织,约占球壁面积的1/6。通过角膜,可看到有黑色素的第二层,因而有角膜的部位俗称为“黑眼珠”。巩膜占后5/6的面积,乳白色、坚厚不透明,对眼球有巩固和保护作用。中间一层是脉络膜层,主要由小血管网组成,含有黑色素。眼球前方的脉络膜是虹膜,它的中央有一个圆孔,叫瞳孔。虹膜内有环状与放射性两种平滑肌。环状缩瞳肌收缩时,瞳孔可缩小;放射状的开大肌收缩时,瞳孔可开大。因此,瞳孔可通过缩小和开大,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脉络膜的中间部分是睫状体,可分泌房水(见眼压与房水条目)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见眼的调节条目)。脉络膜的后3/5有营养视网膜和遮光的作用(好像照像机的暗盒)。由于脉络膜中色素的色泽和深浅因人种不同而不同,故人类的眼珠有黑眼珠、蓝眼珠等不同的颜色。眼球膜的最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神经组织。其中有感光细胞、其他细胞和神经纤维。在视神经内侧有一个区域颜色发黄称为黄斑(见明视觉和暗视觉)。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好比照相机中的底片,感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然后将感光信息从视神经经丘脑传给大脑皮层,引起视觉。眼球的内容物为晶状体和其前后的房水,以及后面的玻璃体组成。晶状体透明而有弹性,是一个可调节的透镜(见眼的调节)。房水不断生成与被吸收(见眼压与房水),在晶状体的后面及前面循环。玻璃体内充满了鸡蛋清样的透明物质。晶状体与玻璃体都没有血管,营养来自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血管。眼球的内容物虽然没有感光作用,但它们所具有的折光机能,保证了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在视觉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13-1 眼球解剖图

☚ 感觉器官及其机能   看近物时眼的调节机能 ☛
眼球的结构

眼球的结构

眼球是视觉器官的主要部分。近似球形,前后径约为24毫米。眼球壁由眼外膜、中膜和内膜组成。最外层为眼外膜,前端较突出而透明的部分为角膜,其余为乳白色不透明的巩膜。巩膜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对眼有保护作用。眼外膜内面为眼中膜,也叫血管膜,是富于血管和黑色素的棕黑色结缔组织膜。眼中膜在眼球后三分之二的部分叫脉络膜,为一层深褐色的结缔组织膜,其中的色素能吸收光线,防止光线散射和减少光从折光系统以外进入眼内。在巩膜与角膜交界的后方有睫状体,由睫状突、睫状小带和睫状肌三部分组成。睫状小带将晶状体悬系于虹膜的后方。虹膜位于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由睫状体向中央伸展而形成的,中心围成瞳孔。晶状体的前方充满房水,后方的空间被玻璃体所充盈。眼内膜即视网膜,是感受光刺激的神经组织,通常可将其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紧贴脉络膜,由色素细胞组成。内层是由三层细胞所组成的神经层。其中最外层由视锥和视杆细胞构成视觉传导的第一级神经元;第二层为双极细胞层,构成视觉传导的第二级神经元;第三层是神经节细胞,构成第三级神经元,其轴突形成视神经束,最后终止于外侧膝状体。视网膜各种细胞的分布有很大差别。在视网膜后方中央偏外侧有直径约1.5毫米的黄色色素沉着区,称黄斑;其中央有一直径约为0.5毫米的小凹陷,形成中央凹。此处有密集的视锥细胞,具有精细的视觉功能。从中央凹向外视杆细胞越来越多,而视锥细胞越来越少。视锥细胞对光的敏感度较低,主要接受强光刺激,能分辨颜色,故专司昼光觉和色觉。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度较高,主要接受弱光刺激,不能分辨颜色,故专司暗光觉和黑白视觉。

图1-25 眼球的水平切面(右眼)

☚ 视觉器官   眼球的折光装置 ☛
000020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