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
又称白塞(Behcet’s)病,是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色素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实质上是一种血管炎性疾病,可有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损伤,尚未发现血清学和病理学具有特征性的异常。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最多见于地中海、中东和东南亚地区、日本发病率为1:10000,我国亦不少见,但尚无流行病学调查材料。男女比例为2.3:1,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小儿及老年人少见。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主要系全身性的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病变。其病理主要表现为血管周围有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肿胀,导致小血管管腔部分阻塞,及纤维素样变化。患者血清经葡聚糖二丁酸过滤后,发现有55%患者血清大分子成分比正常人高,而这大分子成分中进一步证实有较多的C3相结合,间接表明这些患者血清中有较多的免疫复合物(Ic)存在。继之发现44%患者血清Raji细胞放射免疫测定为阳性,其免疫复合物水平的增高与病情活动性明显相关。这些均证明血清中有Ic存在,因此导致血管及其邻近组织发生炎症及坏死,患者的肾脏损害也可能系Ic引起,至于抗原抗体的性质了解甚少,仅有人发现患者病情活动时,有血清丙种球蛋白增高及抗口腔粘膜抗体出现。但此抗体并不具有特异性。另外患者的淋巴细胞对口腔上皮细胞的匀浆或培养物有细胞毒作用,曾以患者的自身血浆作皮内注射试验,注射后3h处于病情活动期,患者出现Arthus现象,稳定期者则阴性,正常对照组和用正常人血浆给患者作皮内注射均为阴性反应,这些试验似又支持Ⅲ型变态反应,因此确切发病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患者中HLAB5发现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故与遗传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症状常系反复发作,一般发作间隔为1~2月,但短者可仅一周,长者可达两年,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口腔溃疡,常在数月以至数年后始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关节、血管或中枢神经症状,口腔及会阴部损害,口腔溃疡常系首发症状,以颊粘膜多见,唇、舌、咽部均可发生,多伴有疼痛,直径约为2~10mm,中央基底部为黄色坏死性物质。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溃疡。溃疡反复发作,每次可持续7~14天,约3~30天愈合,无瘢痕形成,间隔期自数日至数月不等。急发性多发性外阴溃疡比口腔溃疡稍少见。女性发生于外阴及阴道,男性发生于阴茎及阴囊。少数患者的外阴溃疡可持续存在。口腔及阴部溃疡愈合后均无瘢痕。
皮肤 较多见,皮肤病损可在同一时期,表现多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最常见的是结节红斑样皮损略带蓝色伴有压痛,面积较小,约20%患者同时伴有高热,仅数个病理检查显示仅为血管炎改变而不具有典型结节红斑的组织细胞性肉芽肿病变。血管周围圆细胞浸润。皮肤损害一般在一、二周内自行缓解,但常反复发作。
眼 约70%患者有眼部症状,眼部损害均系双侧,但可有一只眼病先发,而后漫及双眼。可分为前段及后段。前段损害常系初起症状更具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虹膜睫状体炎,严重时伴前房积脓,反复发作最终导致青光眼。后段损害虽缺乏特异性,但因视网膜变性或玻璃体出血而引致视力丧失。病理表现仍为血管炎伴纤维素样变性,细胞浸润及渗出引起脉络膜及视网膜静脉及动脉的梗阻性血栓形成。
关节 约45%患者出现关节损害,可表现为关节痛,或非游走性、无畸形反复发作的慢性关节炎,主要影响大关节,最易侵犯膝及踝关节,并常有渗出性肿胀。发作时常伴有发热及结节红斑样损害。关节腔液:粘蛋白凝块少见,白细胞计数一般为5~10×109/L(5000~10 000/mm
),以多形核多见,CH50常增高,类风湿因子均阴性。滑膜的病理改变为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慢性炎症浸润,骶髂关节损害极罕见。
血管 动静脉血管炎症是Behcet病的特点。除小血管侵犯外,中型及大型血管也可受侵并以静脉炎更多见。肢体表浅及深部血栓性静脉炎是患者常见的症状,约1/3患者可出现,一般系游走性散在多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常合并浮肿或营养性障碍。肢体血栓性静脉炎可向近端静脉蔓延,如股静脉,腋静脉或上、下腔静脉,可引起上、下腔静脉阻塞。肝静脉血栓形成而出现Badd-Chiari综合征或脾静脉阻塞,偶有患者出现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表浅血栓性静脉炎可因静脉输液或注入静脉造影对比剂引起。动脉受损较少见,大动脉也可被侵及而发生动脉炎或动脉病。曾有报道因动脉血栓形成,导致下肢坏死。中枢神经系统 约25%患者出现脑膜脑炎症状,良性颅内高压或脑干症状及体征,颅神经、锥体束、锥体外束、小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害。病史常可有波动性,类似多发性硬化症,有的可自然缓解,有的可致瘫痪以至死亡。脑脊液发现淋巴细胞增高,部分患者总蛋白增高,但γ球蛋白不高。也可能仅有颅内压增高,无细胞及生化脑脊液改变,病理呈局灶性脱髓鞘性脑软化,脑及脑膜的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胃、肠 消化道可出现溃疡。主要在结肠及直肠粘膜,症状及X线表现与慢性炎性病变相似。肠道浅溃疡与口腔溃疡相似,显微镜下显示纤维素样坏死的血管炎,但无小脓肿或肉芽肿形成。还可出现贲门失弛缓症,明显吞咽困难。
心、肺 肺损害较少见,可出现咯血及伴有胸膜病变。有时周围静脉血栓形成而引起肺栓塞。典型病理改变仍有动脉、静脉的血管炎,心肌及心包损害较少见。
肾 过去认为罕见,但如合并淀粉样变,则可有肾损害,而近年来发现尿蛋白出现并不少见,且有些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诊断 尚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故诊断均依靠临床症状。根据Mason的分型标准,结合我国的临床表现情况,认为本病的基本症状可表现为:
❶口腔溃疡;
❷阴部溃疡;
❸眼色素层炎。特殊症状(除外其他病因者)可表现为:
❶皮肤病变: 结节红斑,多形红斑,针眼处小脓疤等;
❷关节炎;
❸血管病变: 血栓性静脉炎,大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炎,动脉瘤等;
❹肺部病变:咯血,非特异性肺内阴影,肺间质纤维化等;
❺胃肠道病变:非特异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穿孔等;
❻泌尿系统病变: 肾实质损害,膀胱溃疡,血尿、附睾炎等;
❼神经系统病变: 颅神经损害,偏瘫,假性球麻痹,脑膜炎等。凡具有上述三个基本症状; 具有一或二个基本症状和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特殊症状时,可确定诊断。
治疗 在有活动性眼部炎症,严重的内脏症状出现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常可控制症状。必要时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但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宜长期服用,注意避免继发感染。口服苯丁酸氮芥每日0.1~0.2 mg/kg,有时可取得较好疗效。如果肯定患者合并结核,则应给予充分抗痨治疗,有时可取得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