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骨骨折
严重的头面部撞击伤常可引起眶骨骨折,眼眶是一个锥形的骨腔、由七块颅骨拼合而成、眶缘的骨质坚厚、尤以外侧为然。眶上壁即前颅窝之底、眶下壁即上颌窦之顶,而筛窦和眶内侧壁仅有一极薄的骨片相隔,称为纸板,在受到暴力打击时,眶内壁骨折的机会最多、下壁与上壁次之,外侧壁较少。就眼眶的前后段来说眶后部骨折的可能较眶前(缘)部为大。
眼眶骨折时相应的眶前部软组织常有肿胀及皮下出血,触诊时眶缘粗糙且不完整,偶而可以触及骨质裂缝,压痛常甚剧烈。眶上壁骨折时实际上就是颅底骨折的一部分,其严重性远较其余部份的骨折为大。球结膜下大量紫红色淤血、被认为是眶顶骨折的重要体征。如骨折波及眶上裂时,第Ⅲ、Ⅳ、Ⅴ(眼支),Ⅵ对脑神经都可能受到损伤,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眼部的知觉缺失等症状,称之为眶上裂综合征。视神经孔部位骨折可切断或压迫视神经而使视力极度减退或完全失明,如与眶上裂综合征的表现一起出现时,则称之为眶尖综合征。内侧壁骨折可发生在外伤并不严重的情况之下,有时除了眼睑或眼眶皮下气肿外,并不伴有其他明显的眼组织损害。眶下壁骨折时,眶内容物可以向下沉入上颌窦内,眼球向下移位,并内陷,且常伴有顽固性复视。鉴于眼眶骨折与神经科和耳鼻咽喉科的密切关系,在诊断时,不应只着眼于眼部表现,尤应认真检查全身,特别是颅脑损伤的症状,以免贻误诊断,延误治疗而造成生命危险,为了及时作出诊断,X线眼眶摄片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眼眶骨折,多见于严重眼外伤,预后殊不一致。眶缘或眶外侧壁的单纯性骨折,如无骨片错位,也未累及重要眶内组织,以及纸板的轻度骨折,都不需特殊治疗,休息,防止擤鼻并给对症处理后一般可自行愈合。眶底骨折使眼球向下移位时,可以考虑经上颌窦将眶底抬起、使之复位,但如涉及到颅腔、副鼻窦的广泛性骨折或多发开放性骨折时,常需会同有关专科医师共商讨治疗方针,或转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