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真菌病毒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真菌病毒mycovirus在真菌中存在和复制的病毒。迄今已报道的真菌病毒或病毒状粒子涉及真菌的各大类约30个属、100多个种。1962年英国M.荷林(M.Hollings)首先在电镜下观察到感病蘑菇的病毒粒子。大多数真菌病毒是不致病的。但栽培蘑菇因病毒引起的顶死病,褐化病等已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表中列出已发现真菌病毒或dsRNA对寄主有致病作用的种类。
有的真菌当病毒存在时,减弱了对植物的致病性,例如: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中找到球形直径29纳米的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的存在和田间病害的衰退现象是一致的,而且孢子形成少,培养性状不稳定。另一个例子是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parasitica)引起的毁灭性病害栗疫病,由于低毒力菌株的存在,意大利的栗疫病已不再造成危害。后来在低毒力菌株提取液中发现有dsRNA,而正常毒力菌株中则无。自低毒力菌株菌丝体提取液中观察到棍棒状颗粒,颗粒数量和dsRNA的存在是一致的。 病毒引起的裂解仅在少数真菌中,在特定条件下才发生。典型真菌病毒是直径25~48纳米的等轴粒子,有些病毒状粒子的形态有细菌状,短棒状和包疹类型。真菌病毒最突出的共同点是具有通常分节段的dsRNA基因组,具有单层衣壳,并带有其本身的聚合酶,此dsRNA基因组分装在性质相同的衣壳内部,离心时颗粒处于不同的分部,每个毒粒中典型的只含有一个dsRNA节段,ssRNA病毒只在蘑菇的细菌状粒子中分离到,在水霉科寄生真菌前根毛菌中找到直径60毫微米的球形病毒,从中分离到分子量为16.8×106的dsRNA,此病毒引起寄主细胞严重裂解。在自然条件下真菌病毒的传播都发生在寄主细胞分裂或胞质融合时。真菌的孢子形成及散布时,所保持的病毒也随之传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