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直接和间接管理企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直接和间接管理企业 直接和间接管理企业指政府管理企业经济运动的两种方式。直接管理企业是指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的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直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间接管理企业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间接管理企业是通过下达指导性计划,利用价格、信贷、税收等经济杠杆,利用各种经济政策和法规等,来引导企业作出符合国家计划规定的方向和要求的决策。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直接管理企业表现为过分集中、管得过多过死。社会经济管理的宏观和微观的决策权都集中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手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拒绝利用市场机制,国家依靠行政层次、行政区划、行政手段来直接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然后按行政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地层层分解,向企业下达一系列的指令性计划指标。这种直接管理企业的方式,使企业实际上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中央和地方政府包揽了许多本来不应由它们管的事,既压抑了基层和企业的积极性,又严重削弱了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应有作用。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提出对传统的僵化的体制下直接管理企业的方式必须坚决进行改革。他说,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并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邓小平改革思想指导下,我国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对企业管理的方式从直接管理逐步转向间接管理。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制订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的方案;协调地区、部门、企业之间的发展计划和经济关系;部署重点工程特别是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的建设;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掌握和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制订并监督执行经济法规;按规定的范围任免干部;管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等等。这些职能,需要各级政府付出极大努力来履行,而过去有些没有做好,有的还没有做。但就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来说,今后各级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至于少数由国家赋予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责任的政府经济部门,也必须按照简政放权的精神,正确处理同所属企业的关系,以增强企业和基层自主经营的活力,避免由于高度集中可能带来的弊端。1992年7月,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政府依法对企业进行协调、监督和间接管理。条例重申了企业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 ☚ 基本建设投资包干制 企业五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