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直接原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直接原则

诉讼原则之一。审判人员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调查、审理所得的有关案件情况的诉讼材料作为判决和裁定的基础。这一原则强调非经法庭直接调查核实的证据,不得作为裁判的根据,要求法官、陪审官亲自接触案件材料,在法庭上直接审查核实证据,检验物证,让当事人、证人等出庭进行口头陈述和作证,不得以书面证词代替出庭作证。在听取当事人双方的法庭辩论的基础上,对诉讼案件作出裁判。实行直接原则,可以保证有关证据资料最大限度地真实地传递给法庭,同时赋予当事人双方辩论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决定自己命运的法庭面前陈述自己的意见,也使法庭有可能亲自了解对案件有意义的事实材料,从而对案件作出正确的结论。直接原则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反对封建纠问式诉讼中秘密间接审理而提出。现代世界多数国家的普通程序,在第 一审审判时均采用直接原则。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对此未作出明确规定,但体现了该原则的精神,强调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规定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要求审判人员直接接触案件材料,调查核实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开庭审理时要亲自听取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陈述、辩论;证人原则上应当出庭作证,对出庭作证的证人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询问、质证;物证、书证要在法庭上出示,让当事人辨认、质证。但法律允许在某些情况下证人可以不出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1)未成年人;(2)庭审期间身患严重疾病或者行动极为不便的;(3)其证言对案件的审判不起直接决定作用的;(4)有其他原因的。对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查证属实后,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


直接原则

诉讼原则之一。指审判人员必须以直接调查、审理所得的有关案件情况的诉讼材料作为判决裁定的基础。这一原则要求法官、陪审官亲自接触案件材料,在法庭上直接审查核实证据,检验物证,让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出庭并亲自听取他们的口头陈述,听取当事人双方的法庭辩论,然后据以对诉讼案件作出裁判。直接原则保证将有关证据资料最大限度地真实传递给法庭,同时赋予当事人双方辩论机会,使法庭有可能亲自了解对案件有意义的书实材料,全面评价并作出正确的结论。强调非经法庭直接调查核实的证据,不得作为裁判的基础。直接原则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资产阶级针对封建纠问式诉讼中的秘密间接审理,提出公开直接审理的主张,并于取得政权后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现代西方国家和前苏联、东欧各国,在第一审审判时均采用直接原则。我国诉讼立法对此虽未作出明确规定,但强调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要求审判人员直接接触案件材料,调查核实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开庭审理时要亲自听取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陈述、辩论。物证书证要在法庭上出示,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讯问、质证,以书面提供的证据必须在法庭上宣读并听取当事人和辩护人的意见。一切证据必须经法庭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判决、裁定的根据。

直接原则

诉讼原则之一,指审判官、陪审官作出裁判时,必须以从亲自接触的诉讼资料中得出的结论为依据,必须亲自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听取辩论,审查证据等。我国诉讼法要求审判人员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庭审时亲自听取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陈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