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珠管
白睛上生半透明的白色小泡样隆起,状若小管或串珠,称为“目珠管”。首见《诸病源候论》,又名“目生珠管”(《圣济总录》)。
多因风热痰饮,蕴阻目络,致气血失畅,津液滞结,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谓:“风热痰饮,渍于脏腑,使肝脏血气蕴积,冲发于眼,津液变生结聚,状如珠管”。亦可因外伤之后,目络阻滞而变生。本病眼无不适,或微感碜涩,视力无损。
证属风热痰饮所致者,可兼见痰多而稠,苔薄黄,脉浮滑。治宜涤痰消滞。方用温胆汤(《三因方》),加丹参、赤芍;证属外伤所致者,治宜行气通络。方用通草散(《银海精微》)。
外用贝齿散(《圣济总录》)点眼。若珠管粗大而致患眼碜涩不爽者,可手术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