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復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穴 > 復溜 復溜 fùliū 亦稱“伏白”、“昌陽”。足少陰腎經穴。在内踝上二寸,跟腱之前緣。復,返還之意;溜,通流。言汗出不止,溜而可復,謂治汗、利水之穴,故名。主治口乾舌燥,身熱無汗或汗出不止,腰脊强痛。其穴始載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本輸》:“行於復溜。復溜,上内踝二寸,動而不休,爲經。”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復溜者,金也。一名伏白。一名昌陽……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五壯。”《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復溜血淋宜乎灸,氣滯腰疼貴在針,傷寒無汗急瀉此,六脈沉伏即可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