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取向goal orientation指人从事任务时在目的或意图上的质的差别。成就目标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学生是否有动机,而是学生在成就环境下所追求的目标或希望实现的目的。目的不同,对成就事件的解释和反应就不同,因而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根据个体成就行为的目标是发展能力还是证明能力,可把目标取向分为任务取向和自我取向。前者指学生为了理解和掌握而学习,后者是为了战胜他人、证明自己的高能力而学习。对于任务取向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终结,学习的价值在于掌握,同过去的成绩相比,如果有进步,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因而任务取向是适应性的动机。对于自我取向的学生来说,学习只是一种手段,学习规范对照标准来定义主观成功感。如果以较小的努力完成任务、战胜他人,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因而是非适应的动机模式。有学者将这两类目标称为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近来有学者提出自我取向可以按照个体是为了证明能力或避免表现出无能而划分为趋向型自我取向和逃避型自我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