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毛泽东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会议上的报告。原载1948年元旦《晋绥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现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这是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在报告中,特别强调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关于政策问题,文件重申(1947年10月人民解放军宣言的精神),即“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爱国主义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毛泽东1947年12月25~28日在中共中央会议上的报告,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纲领性的文件。报告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毛泽东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在中共中央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会议上的报告。(1)报告就当时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人民革命进入了历史的转折关头,所要解决的军事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以及党组织整顿问题都作了明确的说明。报告指出,人民解放军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100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报告在总结人民解放军长期作战特别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18个月作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2)报告总结了土地改革的经验,阐明了土地改革的政策,提出了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消灭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的封建和半封建的剥削制度的土地改革方针。强调全党必须注意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这是土地改革的一条基本原则。(3)报告在经济方面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在这里,毛泽东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消灭的对象,只是封建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只是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不是消灭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广大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后,在一个长时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报告提出的新中国的的经济构成是:(1)国营经济,这是领导成分;(2)由个体逐步地向着集体方向发展的农业经济;(3)独立小工商业者的经济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资本经济。这些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全部国民经济。而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一切离开这个总目标的方针、政策、办法,都是错误的。(4)报告提出了党的基本政治纲领。这就是,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5)报告还阐明了整顿党的队伍的重要性,指出,党的基本状况是好的。但是,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着成分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必须加以整顿。这是解决土地问题和支援长期革命战争的一个决定性的环节,这个任务如果不解决,我们在农村中就不能前进。毛泽东的这个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时期内,我党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工作的带纲领性的文件,为党领导人民争取全国革命胜利作了重要准备,并有力地推动了这个胜利的进程。其中许多论述为建国后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全文约10 000字,载《毛泽东选集》第4卷。

☚ 对冀中经济工作的意见   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
000006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