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盛唐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盛唐体 盛唐体盛唐时期的一种诗歌体制风格。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以时而论,则有……盛唐体。”下有自注:“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体现“盛唐体”的诗人主要是开元、天宝年间的张九龄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山水田园诗人,以高適、岑参为首的边塞诗人,以及大诗人李白、杜甫等。其中李白是集中代表,杜甫则同时表现出向中唐诗歌转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而古典诗歌艺术也达到高度成熟的阶段。唐殷璠谓其《河岳英灵集》选诗“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叙,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集论》)。又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序》)。古体、近体兼备,五言、七言都得到充分发展,形式与内容臻于和谐统一,是该时诗歌的一大特点。与蒸蒸日上的时代面貌相联系,盛唐诗歌还充满着睥睨一切的气势,乐观向上的自信,旺盛蓬勃的精神,自具一种如严羽所说的“盛唐人气象”(《沧浪诗话·考证》),即雄浑而深厚的美学风貌,这既体现在描写当时昌盛景象的诗篇中,也反映在揭露社会弊病的作品里。“盛唐体”并讲究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和含蓄隽永的韵味,严羽曰:“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情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诗歌体制风格具共同性的同时,又显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正如明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序》中所云:“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適、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盛唐体对后世影响巨大,不少人皆视盛唐诸人之诗为诗歌的典范,极力推崇,明代前后“七子”,清代尊唐诸流派即是其突出的代表。 ☚ 吴中四士 张曲江体 ☛ 盛唐体指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诗人之诗。沈骐《诗体明辨序》:“王魏诸人首开草昧之风,而陈子昂特以澹古雄健振一代之势,杜审言、刘希夷、沈佺期、宋之问、张说、张九龄亦各全浑厚之气于音节疏畅之中。盛唐稍著宏亮。储光羲、王维、孟浩然之清逸,王昌龄、高适之闲远,常建、岑参、李颀之秀拔,李白之朗卓,元结之奥曲,咸殊绝寡伦,而杜甫以浑雄高古自成一家,可以为史,可以为疏,其言时事最为悚切,不愧古诗人之义,盖亦诗之仅有者也。” 盛唐体sheng tang tiPoetry Style of High Tan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