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监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监本

五代后唐时,宰相冯道,李愚清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后即因称历代国子监刊印之书为监本。所刻印之图书,以经、史为主。明代南北两京国子监均有刻书,故又有南监本、北监本之别。亦作“监书”。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版本 > 監本
監本  jiànběn

亦稱“監書”。歷代國子監刻印的書籍。國子監刻書始於五代。時後唐宰相馮道奏請雕印九經,由田敏主持在國子監開雕,遂開國子監刻書之先河。此後歷朝沿襲,達於明清。明代於南北兩京國子監刻印經史,故有南監本、北監本之别。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八:“監本《禮記·月令》,唐明皇删定,李林甫所注也。端拱中,李至判國子監,嘗請復古本……至今不能改,而私本則用鄭注。”宋·洪邁《容齋隨筆》:“予家有舊監本《周禮》,其末云:‘大周廣順三年癸丑五月雕造《九經》畢。’”宋·陸游《荷鋤》詩:“膽怯沽官釀,瞳昏讀監書。”明·陸深《金臺紀聞》:“胡至堂之論明宗曰,命國子監以木本印書。曰,以監本爲正,俾郡邑皆得爲焉,何患於不給。“清·葉德輝《藏書十約·購置》:“經有明南監本皆雜凑宋監元學諸刻而成……而北監本之脱誤,尤爲荒唐。”

监本

官刻本的一种。“国子监本”的简称。国子监是五代以后各封建王朝的最高教育机关,也是刊行官刻图书的重要单位。所刻印图书,称“监本”。明代在南京和北京都设有国子监,所刻图书分别称“南监本”和“北监本”。

监本

056 监本

各朝国子监所刻印的书。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始建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国子监刻书从五代开始,后唐长兴三年(932),据唐《开成石经》校刻《九经》,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历时20多年才将《五代监本九经》刻成,但此书今已亡佚。宋代刻书的主要机构即国子监,所印之书,刻工精细,字体工整,装帧考究,使宋版书成为我国古代书籍之珍品。历代国子监所刻之书有《经典释文》30卷 (965); 《周易正义》14卷 (988);《尔雅疏》等。明洪武十五年 (1387)于南京设国子监,永乐元年(1403)又于北京设国子监,两所国子监都各自刻印经史,故有南监本与北监本之分。

☚ 巾箱本   三朝本 ☛

监本

历代国子监所刻印的书本。始于五代冯道等校刻“九经”。盛于明南京、北京两京国子监刻印经史,南京国子监称“南监本”,北京国子监称“北监本”。

监本

监本

我国历代国子监刊印的书籍。五代的后唐时期,宰相冯道令国子监田敏等校订九经。此后国子监刊行的书籍多以经史等重要典籍为主。明代于南、北两京分别设立国子监,并分别刊印“官书”,所以后来又有南、北监本之分。

☚ 标题法   冒号分类法 ☛

监本jian ben

books printed by successive Imperial College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