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探骊得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探骊得珠 探骊得珠语出《庄子·列御寇》,言深渊中有骊龙,颔下有珠,价值千金,而得之甚难。后谓诗文创作,深得命题的精蕴。《宋诗话辑佚·古今诗话》:“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同会乐天舍,各赋《金陵怀古》。刘诗先成,白曰:‘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馀鳞角,何用?’三公乃遂罢作。” ☚ 可泣鬼神 浑然天成 ☛ 探骊得珠 探骊得珠潜入深渊,取得骊龙颔下的明珠,比喻学习有所收获。语出《庄子·列御寇》。 (芳) ☚ 苦学力文 学不可以已 ☛ 探骊得珠 探骊得珠tànlídézhū┃━┃━ 喻科举应试得第,或吟诗作文能抓住关键。亦省作“探珠”“探骊”“探骊珠”。唐·李白《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清·程善之《寄洪棣臣金陵》诗:“倾觞尽醉狂歌呼,兴酣题句探骊珠。”清·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诗:“挥毫惊倚马,阄韵想探骊。” ☚ 琼林宴 棘围守暖 ☛ 探骊得珠tànlí-dézhū骊: 骊龙,即黑龙。传说颔下有千金之珠。典出《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探骊得珠古代寓言说深渊中有骊龙,颔下有干金之珠,欲得之甚难。《庄子·列御寇》:“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后遂以之比喻诗文命题精蕴。宋李颀《古今诗话·探骊获珠》:“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同会乐天舍,各赋金陵怀古,刘诗先成。白曰:‘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鳞角,何用!’三公乃遂罢作。” 洞中肯綮[动中肯綮、动中窾要]、探骊得珠;离题跑辙、离题万里、文不对题○洞中肯綮dòng zhòng kěn qǐng洞,深透。肯綮:指筋骨结合处,引申为要害或关键。常常切中要害或关键:剖析事理,~|从容豁达,析理~。也作〖动中肯綮〗,也说〖动中窾要〗。 ○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比喻文章写得好,抓住了题中的精粹:这篇作文可谓是~,应该评为一等奖|每年高考都有几篇~的佳作|他思想深刻敏锐,写散文常常~。 ●离题跑辙lí tí pǎo zhé脱离主题:他作文老是~|他越说越~,把正事儿全忘了 |信手写来,常~。 ●离题万里lí tí wàn lǐ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抓不住中心,与所讲的主题相差很远,甚至毫不相干:下笔千言,~|我纳闷于这些意象的荒诞不经和~。 ●文不对题wén bù duì tí指文章的内容和题目不相关;也指谈话与主题无关,没说到要害之处:作文切忌~|他讲话老是开无轨电车,东拉西扯,~。 探骊得珠 意为文字含义深刻,能抓住要领,言辞中肯。原意在九重之渊郦龙的颔下取得宝珠。 字数:41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灿若披锦 重如九鼎 ☛ 探骊得珠 探骊得珠(探得骊珠)探求骊龙,获得骊龙颔下的宝珠。比喻应试被录取或写作诗文能抓住关键。 ☚ 贪多务得 探赜索隐 ☛ 技法 技法作文造句之法:文法 另见:技巧 叙述 比喻 夸张 ☚ 技法 措词 ☛ 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get the pearl from under the chin of the black dragon—seek large gains at great risk;〔of a piece of writing〕 profound,terse and to the point 探骊得珠tan li de zhuwriting which keeps to the point 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骊:骊龙,黑龙;珠:珍珠。摸到黑龙下巴底下,得到一粒珍珠。比喻写作抓住了要领。bring out the best, terse and to the point 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取下深渊中黑龙下巴底下的珍珠。比喻欲得极难,后用以指做诗文能命题精蕴。《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探骊得珠相传,古代黄河边住着一户穷苦的人家,靠割芦蒿编织薄帘、畚箕过活。一家人勤勤恳恳,日夜操劳,但仍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 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骊:骊龙,黑龙。比喻行文深得题旨或能切中要害。 探骊得珠tànlí-dézhū《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骊:骊龙,黑色的龙。颔:下巴。“探骊得珠”言潜入深渊,取到骊龙下巴下的宝珠。比喻诗文的写作抓住要领,深得命题的精髓。也比喻得到或见到珍奇之物。 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在深渊中摸到黑龙,取得龙颔下的宝珠。 探骊得珠tan li de zhu探:摸取。骊:黑龙,传说其颔下有宝珠。摸到骊龙的下巴,取来了宝珠。原指冒大险而得大利。后用来比喻写诗作文能切中要旨,突出主题,写得很好。 TMRW【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在黑龙下巴底下摸取珍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比喻文章含义深刻,能抓住要领,言辞中肯。探:摸取。骊:原指纯黑色的马,这里指骊龙,黑龙。 探骊得珠tànlí-dézhū〔并列〕 骊,古指黑色的龙。在九重深渊骊龙颔下摘来宝珠。后比喻行文能扼要,抓中关键。语本《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高阳《粉墨春秋》5回:“汪精卫的演讲,在党国要人中考第一,往往一上来就~,几句话便能吸引全场的注意力。” 开门见山;探骊得珠 开门见山;探骊得珠kāi mén jiàn shān;tàn lí dé zhū【上】一开门就看到门前大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一开头就切入正题。宋·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 镜花水月;匣剑帷灯 理过其辞;文不对题 ☛ 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骊:骊龙,即黑龙,传说颔下有千金之珠。原喻冒大险,得大利。后比喻诗文中肯切要,写到了精妙之境。也比喻经过艰苦钻研,获得优异成果。也作“探渊索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