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益州名画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益州名画录

益州名画录

宋代黄休复撰。三卷。休复,字归本,久寓成都,家藏书画宏富,故又名《成都名画记》。载录唐乾符初年至北宋乾德年间在蜀画家五十八人及部分无名作者的画迹。品评他们的艺术高下,分逸、神、妙、能四格(妙、能两格又分上、中、下三品),并附以名家小传,叙述画艺、轶事及画迹的存亡。对研究我国绘画史颇有价值。

☚ 五代名画记   宣和画谱 ☛

《益州名画录》

中国画品评著作。又名 《成都名画记》。宋代黄休复著。共3卷。收录唐乾元至宋乾德年间 (758年~967年) 200多年蜀中杰出画家58人,按各自的技艺成就,将其评为 “逸格”1人,“神格” 2人,“妙格” 上品7人、中品10人、下品11人,“能格” 上品15人、中品5人、下品7人,同时还附录22处写真无作者姓名者,以及多处有画无名、有名无画者。书中收录的各位画家,皆配有小传,述其作品,评其特点,对许多创作记载尤详。反映了该期间蜀都图画极盛、画艺杰出、“画手独多于四方” 等繁荣景况,忠实地记录了当时 “蜀中多名画” 的历史,是中国美术史上一本极重要的著作。

《益州名画录》

中国画品评著作,北宋黄休复著。一名《成都名画记》。分3卷。前有李畋1005年作序。载录758~968年间蜀中画家58人,分为逸、神、妙、能4格,其中妙、能2格又分上、中、下3品,共评逸格1人,神格2人,妙格上品7人,中品10人,下品11人。能格上品15人,中品5人,下品7人。后附录“有画无名”、“无画有名”2个部分。

益州名画录

益州名画录

绘画品评著作。又名《成都名画记》。北宋黄休复撰。黄休复(生卒年不详),字归本。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说为蜀人。通《春秋》学,善画人物。
李畋为此书所写序云:“益都多名画,富视他郡。迨淳化甲午岁,盗发二川,焚劫略尽。黄氏心郁久之,故自李唐乾元初至宋乾德岁,其间图画之尤精,取其目所击者,五十八人,品以四格,离为三卷。”序作于1006年,书当成于此前。据此可知作书动机,并窥其内容大概。此书所载为758—967二百余年间的成都绘画,录五十八家,分逸、神、妙、能四格。计逸格一人,神格二人,妙格上品七人,中品十人,下品十一人,能格上品十五人,中品五人,下品七人。各人分立小传,评论作品及画艺。后附录“有画无名”、“无画有名”两部分。
盛唐张怀瓘以神、妙、能评画,其后朱景玄又加上逸格,但置于三格之后。黄休复却将逸格提到首位,并对四格分别作了阐释。他认为逸格是“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这是论书法“纵任无方曰逸”(窦蒙语)的发展,是朱景玄所说“不拘常法”,张彦远推尊“自然”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他又释神格为“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妙格为“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若投刃于解牛,类运斤于斫鼻”,能格则主要是“形象生动者”。大体说来,能格即以技艺精能而得形似者,妙格即极熟而巧、得心应手者,神格即主客相合的传神之作,三者高下自明。逸格之所以更进乎神格之上,是因为超越规矩,遗去机巧,既立意超常,又得之自然,高度精炼,却形神兼备。阐释四格及重排次序,置逸格于首,表现出唐末以来绘画审美观的变化,是文人画趣味的确立,对宋元明清四代文人画的发展很有影响,而后世对“逸”的阐发亦代代不止。
有《王氏书画苑》、《唐宋丛书》、《函海》、《续画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本。新刊本有《中国美术论著丛刊》本,与《寺塔记》、《元代画塑记》合刊,秦岭云点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 笔法记   宋朝名画评 ☛

益州名画录

三卷。又名 《成都名画记》。宋黄休复 (生卒年不详)撰。黄休复,字归本,江夏 (今湖北武昌)人。据是书前李略于景德三年(1007年)所撰序,知黄休复通春秋之学,校左氏之《公羊传》、《谷梁传》,鬻丹养亲,卖画度日;且用心于顾、陆之艺,深得其趣,善画人物。另有 《茅亭客话》,与是书俱言蜀事,故疑休复为蜀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未注其里贯,今注之为“江夏”,为后人据李略之序补记,实际情况则不可知。是编所辑录的五十八位画家,起于唐乾符元年,迄于北宋乾德年间 (约875—968)。作者将五十八位画家分为逸、神、妙、能四格。逸格一人、神格二人,未分品第;妙格、能格则分别列上、中、下三品,其中妙格上品七人,中品十人,下品十一人,共二十八人;能格上品十五人,中品五人,下品七人,计二十七人。目录中每格前均对四格及所分品第略言其旨,具录姓名;正文中则各人后系以小传,并载述其绘画事迹。但正文并未完全收录目录中所录画人,妙格上品目录七人,正文则只六人,无彭坚;能格上品目录十五人,正文录十四人,无竹虔。逸格、神格及妙格之上品、中品共为一卷;妙格下品及能格上品为二卷,后附写真二十二处;能格中、下品为三卷,后附 “有画无名者”五则,“有名无画者”六则,继之有 《重写前益州五长史真记》及 《胡氏亭画记》。是书叙述古朴典雅,诗文典故记载颇详,非其他泛论高下优劣而无所依据画品可比,且无论存佚皆予著录,不失为考补画史之要著。是书有明刊本、《唐宋丛书》本、《函海》本、《画苑》本、明翻宋本、《说郛》本、《湖北先正遗书》本、《四库全书》本。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何韫若、林孔翼注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