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盂兰盆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盂兰盆会 又称“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是佛教一大节日。据传说,过去一叫目连的人,见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去哀求佛陀相救。释迦牟尼告诉他,在七月十五日,准备百样食品,供养十方僧众,这样你母亲就可得救。这就是有关盂兰盆会的神话传说。在中国从梁武帝时起,每逢七月十五日,就设盂兰盆会。在盂兰盆会僧众诵经,烧法船,供食品,放焰口,放河灯,以超度死去的人。 盂兰盆节盛会 盂兰盆会佛教仪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举行,意在追荐祖先。《盂兰盆经》: 目连之母死后极苦,如处倒悬之中,目连遂求佛救度。佛令其在僧众夏季安居终了之日(即夏历七月十五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万僧众,其母始可解脱。梁时始行于中国,后相即相沿成习。亦称“中元节”、“鬼节”。 盂兰盆会吉林省根据佛教目莲救母的传说兴起的具有地方特点的宗教活动。农历7月15日是会日,目莲即目莲犍,是印度摩揭陀国𤦜城郊人,属婆罗门族姓。传说他神通广大,能上兜率天。据《盂兰盆经》说,目莲母亲死后,在阴司倍受折磨,如处倒悬,则能求佛救度。佛令目莲在夏季安居终了之日 (农历7月15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使母解脱。于是每年的这一天,在吉林市除举办隆重的水陆道场和诵经外,入夜后,还在北山悬起千百朵莲花灯,同时众僧则身着法衣乘载满荷花灯的小舟在松花江中放荷灯。 盂兰盆会又称“盂兰盆节”。佛教节日。每年夏历7月15日举行。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救倒悬”。据佛经载,释迦弟子目连之母生前拒绝施舍游方僧,死后沦为饿鬼,如处倒悬。目连求佛拯救。释迦教他在7月15日即僧众安居结束之时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使其母解脱。中国自梁武帝时始设“盂兰盆斋”。节日期间,除施斋供僧外,寺院还举行诵经法会,举办水陆道场、放焰口(对饿鬼施食、念经咒追荐死者)、放灯等宗教活动。 盂兰盆会yu lan pen huiUllambana,a Buddhist ceremony held on the 15th of the 7th lunar month to redeem the souls of one’s deceased ancestor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